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

ID:36228538

大小:5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_第1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_第2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_第3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_第4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周程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二0一五年三月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基础(一)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的国际比较各位老师、各位学员,我们接着上。刚才跟大家谈了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个大问题,接下来,要跟大家谈谈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什么样的基础,我们的优势在哪儿、我们的劣势哪儿,通过这样的一个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来,也可以明确我们的精神,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不足。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去跟大家聊一聊。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谈,一个是中国科技创新投入这个角度去看。

2、投入,我们一个是看钱的投入,也就是研发经费的投入,第二个是看研发人员的投入,也就是钱的投入和人的投入怎么样。我们来看一看,主要是进行一些国际比较,看看我们的优势在哪儿,我们这些年的发展之后还有哪些不足。第二是从产出方面来看,我们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理论形态的成果,主要是非专利形态的论文,还有一个是专利,主要从这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产出的情况。1.研发经费投入先跟大家谈谈科技创新的投入。从这张图表上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中国这些年在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研发经费的投入方面,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很多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20

3、%。大家看,我们科教兴国在90年代后期,在这个位置,现在到了2012年,大家看看这道曲线上升的非常快。我们现在总投入已经超过了1.3万亿,总量来讲量非常的大。我们看到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主要是哪些地方的投入?投入比重最大的其实有六家,这六家占了中国近六成,就是接近60%,分别是谁家?第一个是江苏省,还有一个广东省,两个省。还有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浙江省。我们可以看到这六家在长三角几家?长三角的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主,山东就不算了,北京也很高,山东也很高,珠江三角洲就是广东省这一块,量很大,就是这么六家

4、达到了中国的58.6%,这是2011年的统计数据,这些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扣掉其他24家的投入,也就是40%多一点点,西部地区的形势不容乐观,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投入总量都是在这儿,低于200个亿的,西部地区占的比例很大。如果说这里只有五六十个亿的话,也就是说西部一个省的投入等于清华大学加上北京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的量,所以说我们中国研发经费的投入方面不均衡现象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什么?你不能说投入总量大,它盘子本身也就大,西部地区的投入总量小,但实际上它的经济总量盘子也就小,所以我们不

5、能看绝对量,我们还要看一看相对量,我们看看研发经费和GDP之比,也就是投入强度。就投入强度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六家,最高的是北京,北京这个投入情况,有很多是中央政府包括科研院所投的钱,不只是北京市的财政投入,而是在整个北京地区占的北京市地区的GDP之比,北京是最大的。其次是上海市,就是上海市在研发经费中拿的钱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再往下是天津市。过去的老三大直辖市是明显的。接下来又是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但是这里很明显的西部地区如陕西的情况非常高,还有辽宁、武汉那边的湖北,重庆状况也不错,四川成都也

6、不错,这些地区超过了1.5%,也是比较高的,很多很多的地区还达不到1%。也就是说,我们结论上来讲,中国现在的创新投入方面,主要是在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西部地区的投入情况,目前来讲,可以说是不足。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内部情况。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和国际上来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情况。这条线代表的是中国,中国这些年的投入在持续攀升,刚刚在第一张表中我们也跟大家谈到了这件事儿,就是攀升,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也就是说,中国的研发费用投入只比美国少了一点,也高于了日本,现在我

7、们大概是美国的一半。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是花了工夫的,中国政府是尽了自己的努力的。因此,中国这些年包括华为等很多新的产品、科技型产业也是进步的比较快。但是我们看看另外一方面,科技投入不是一年的投入就能够见效的,它需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努力,也就是说它是以三十年为单位看看科技投入的总量的。我们来看看,我们会发现中国是这个红线,三十年的总量,这是1981年和2001的面积大小。你会发现什么?日本的是这个红线,大家看这个下面的面积,也就是说过去三十年里面,中国的研发经费累计综合只达到了日本的1/

8、3。各位,这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我们的工业产品在有些方面还不错,但整体来讲竞争力不如日本,这也是必然的,我们过去三四年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只有日本的1/3,我们不能寄希望在这样的投入下面,就大面积的超越日本。我们的GDP超过了,中国这个势头非常好,如果沿着这个势头稳定的增长下去,也就是中国社会再稳定发展三十年的话,那个时候我们回头看,我们不仅会追上日本,绝对会超过日本,这样的话,三十年后的中国的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