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

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

ID:36225740

大小:15.26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_第1页
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_第2页
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_第3页
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_第4页
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朱东芹(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挽回华文教育的颓势,菲华社会展开了“拯救华文教育”的行动,以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菲华商联总会和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等为代表的社团积极主导和参与了华文教育改革的探索。改革进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解决华文教育的定位和华语教学的定性问题;2.完成了制订教学大纲、编制教材和改革教法的工作;3.围绕解决师资和考试问题展开探索。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已基

2、本形成共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值得指出的是:在族群融合的大背景下,挽回华教发展颓势的努力十分艰难,华文教育前景不容乐观。关键词:菲律宾华文教育;菲华社会;“菲”化政策中图分类号:D634.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4)03—0014—09菲律宾华文教育兴起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70年代初受菲律宾政府“菲化”政策制约陷于低谷。进入90年代,鉴于华文教育式微的现实,菲华社会展开了“拯救华文教育”的行动,并开始了对华文教育改革的探索。然而,在目前华菲融合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拯救华教的努力成效不大,华教的发展前景并不

3、乐观。一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的探索过程中菲建交之后,大批华侨入籍,身份的改变也带来了华人心理的变化,面对现实,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考虑融合于当地的问题,加之1976年后侨校的全面菲化,华文教育的空间受到挤压,进入80年代后,衰退之势日益加剧,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华社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在90年代初引发了华社“挽救华文教育”的行动。其中,1991年5月成立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简称“华教中心”)在华文教育的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由一群关心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华人组建的民间机构,成员大都有从教的背景,对菲律宾华文教育及其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收稿日期:2013—09—15

4、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两岸关系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JB—SKll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华侨大学“侨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华侨高等教育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研究”(10QSK06)作者简介:朱东芹(1971),女,湖北襄樊人,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万方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15熟悉。华教中心成立后,他们就开始对“菲化”以来的华教进行反思和检讨,同时也开始了对华教进行改革的探索和思考,并于1995年以后,开始主导对新时期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政策、制度、内容及

5、方法进行了全面调整。迄今为止,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探索华文教育的重新定位和华语教学的重新定性问题(1991—1994年)自从1899年菲律宾第一所华侨学校建立以来,教育的目的便设定为培养既能适应华侨社会、中国社会,又能适应菲律宾社会的中国公民,作为“国民教育”,其宗旨在于保住华侨的民族性、培养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爱国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中,除英语和其他基本知识外,中文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仍是重点,华语教学也是一种“母语”即“第一语言”教学,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侨教菲化之后的80年代。1991年,华教中心开始对华文教育衰退的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在华人社

6、会当地化的大背景下,之前将华文教育视为“国民教育”的定位、将华语教学视为“第一语言”教学的定性已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发展,应该进行调整。事实上,在1975年华人大批入籍和1976年侨校全部菲化之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菲律宾的“华侨教育”就已转变为“华人教育”了,成了菲律宾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中国公民,而是培养菲律宾公民。而在90年代初华教中心所做的实地调查中,实际情况令人堪忧。华教中心副主席黄端铭先生对那次课堂巡视记忆犹新,全班三十多个小学生,显然都是新生代的华人,应是菲律宾籍无疑的,但当老师提问:“你是哪国人?”时,除了一两个学生回答“是

7、菲人”外,其余的都答说自己“是中国人”。①这情形不禁让巡视的诸位感到愕然甚至惊心。而孩子的这种观念,除了家庭之外,更多地还是受学校教育的影响,改革华文教育刻不容缓。但对于该如何调整,华教中心起初并没有明确的想法。于是,一方面走出去,到各华校进行实地调研;另一方面请进来,去国外请来汉语教学的专家传授经验。从1991年11月到1994年11月三年的时间里,华教中心就组织了1次华语教学讲习会和9次华语教学讲座,分别邀请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专家讲授华语教学的相关问题。其中,1991年11月由北京语言大学吕必松教授主讲的、以《第二语言教学》为题的华语教学讲习会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