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24326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7
《长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讨论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本科教学工作,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长江大学章程》,制订本规范。第二条培养人才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第三条教学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四条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与执行、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籍管
2、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第五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要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掌握教学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教学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第六条学校各系统、各部门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教学工作,要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第七条学校优先保障本科教学投入,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应达到30%以上,确保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教学经费到位。第二章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与执行第八条人才培养计
3、划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的基本依据。学校提出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和要求,由各专业所在学院分专业制订,经学院教学委员会论证、审议,报学校教学委员会审定通过,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批准后,方可付诸实施。第九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要依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参照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课程设置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第十条人才培养计划应体现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同时,制订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计划,以便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第
4、十一条7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课程,根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性质、地位与作用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按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各专业在必修课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学位课,将学位课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本科毕业是否能够取得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第十四条为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应控制总学时、学分,应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构建以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
5、与融合的课程体系。第十五条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因材施教,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分专业分层设置。在所有专业中设置必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指导、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艺术和创业课。师范类专业设置统一的教师教育课程。第十六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列入人才培养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时(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时(学分)的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践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第十七条人才培养计划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任何部门
6、或个人不得随意变动。学院、专业确需对人才培养计划做局部调整的必须在论证基础上提出调整方案,填写调整申请表,在实施前一学期报教务处,经教务处审批后执行。第十八条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要具体落实到教学任务书、学期课表、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和教案。每一学期学院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向教务处报下一学期的班级教学任务一览表,教务处汇总审核后向课程所在学院发出教学任务通知书,教务处在学院落实课程主讲教师后编排下一学期课表并发给学院,课表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变动。学院将课表发给每位任课教师,任课教师选定教材并根据教学大纲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和教案。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经教研室(系)主任和学院分
7、管教学院长审核签字后由开课学院备案,任课教师应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进行授课,不得随意变动。第三章专业与课程建设第十九条学校制订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规划,学院根据学校的规划制订学院的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持续有效地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第二十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善专业办学条件,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专业建设的任务是从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发展应用型专业;使用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并发展交叉学科专业;淡化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加强素质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