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ID:36223779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7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重庆育才中学孙成霞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基础教育,担负着全面育人的重任。新一轮课改,目标即在于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最具人文性的语文学科责无旁贷。而在新课程改革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它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

2、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基于生活教育的指导思想,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生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家庭、社会构成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生活即语文,把生活当作语文学习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阐明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

3、口”,“联系生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    现代课程新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信息、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能感悟语文、体验语文,从而才会充满兴趣学习语文。因此,我们要注重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应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在学习语文的同时

4、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李镇西)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自然链接起来呢?我是这样思考与实践的。一、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课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等宽。所以要注重

5、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坚持向生活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来得重要。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扩大教材的容量——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比如,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电视剧《水浒传》,讲小说《祝福》有电影,讲《失街亭》有电视剧《三国演义》,讲《雷雨》有话剧,讲唐诗宋词,有《唐之韵》《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等大量的优秀音像制品,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稍加引导

6、,学生学到的就不只是课本上的一篇,而是十篇,八篇,甚至是一生对文学的兴趣。比如,教杜甫诗,我就在教材之外,补充了“百家讲坛”中莫砺锋教授所讲的《杜甫的文化意义》、散文《草堂·诗魂》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杜甫其人其诗,感受他的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我甚至专门为学生朗读了《天地一沙鸥》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我每每哽咽,而学生也是热泪盈眶。后来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想起杜甫,就会想起他的飘零身世,想起他的忧国忧民。老师和我们为他流的每一滴泪,柔柔地嵌进了我们青春的记忆。不管将来身在何方,闪着爱之光芒的眼泪都永远是灯,微弱但温暖的亮。”语文

7、课还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社会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生活,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社会调查”等栏目的很多内容,是我们关心的;每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是我们必看的。之后让学生把真切的感受写下来,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为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转化为刻苦学习、掌握本领的实际行动。语文课更要关注人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要面

8、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时,如果能够正确对待,把种种不如意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负面的东西就可能转变成积极的因素。教《我与地坛》一文,我就侧重引导学生从史铁生的思考中体悟生命的神圣和博大,带领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节选的其他部分,还介绍作者其他的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