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99438
大小:1.79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5-07
《《糖尿病讲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糖尿病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多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中国糖尿病伴发疾病患病率并发疾病1型(%)2型(%)总计(%)高血压9.134.231.9脑血管1.812.612.2心血管4.017.115.9糖尿病足2.65.25.0眼部病变20.535.734.3肾脏病变22.534.733.6神经病变44.961.860.3诊断标准出处:方圻主编《现代内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版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点我国糖尿病慢性
2、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肾脏、眼底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已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前期诊断糖尿病分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无糖尿病症状,不同时间测定两次血糖,均符合以下标准之一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2.糖尿病症状+上述标准之一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
3、致IGR(IFG、IGT)的血糖诊断标准血糖浓度(mmol/L(mg/dl)血浆全血≥7.0(≥126)≥11.1(≥200)≥6.1(≥110)≥11.1(≥200)≥6.1(≥110)≥10.0(≥180)糖尿病空腹或负荷后2小时或两者<7.0(<126)≥7.8(≥140)-<11.1(<200)<6.1(<110)≥7.8(≥140)-<11.1(<200)<6.1(110)≥6.7(≥120)-<10.0(<180)糖耐量受损(IGT)空腹(如行检测)及负荷后2小时≥6.1(≥110)-<7.0(<126)<7.8(<140)≥5.6(≥100)-<6.1(<
4、110)<7.8(<140)≥5.6(≥100)<6.7(<120)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及负荷后2小时(如行检测)<6.1(<110)<7.8(<140)<5.6(<100)<7.8(<140)<5.6(<100)<6.7(<120)正常空腹负荷后2小时静脉毛细血管静脉-<6.1(<110)对诊断标准的解释1、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3、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4、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则为82.5克)5、
5、在无高血糖危象时,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诊断标准内三个标准之一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则需在随防中复查明确6、急性感染、创伤、循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过后复查OGTT试验早餐空腹取血(空腹8-14小时后),取血后于5分钟内服完溶于250-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75克(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则为82.5克)试验过程中不喝任何饮料、不吸咽、不做剧烈运动,无需卧床从口服第一口糖水时计时,于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取血(用于诊断可仅取空腹及2小时血)血标本置于含0.1ml氟化钠
6、(6%)/草酸钠(3%)(烘干)抗凝管中,搓动混匀后置于0-4℃立即或尽早分离血浆及测定血糖(不应超过3小时)试验前3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克试验前停用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β-肾上腺能阻滞剂、苯妥因纳、烟酸3-7天,服用糖皮质激素者不作OGTT糖尿病分型临床阶段正常血糖—正常糖耐量阶段高血糖阶段糖调节受损糖尿病病因分型1型糖尿病:两个亚型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妊娠期糖尿病起病急(幼年多见)或缓(成人多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应用胰岛素以达充分代谢控制或维持生命针对胰岛β细胞的抗体如ICA、IAA、GAD、IA-2常阳性可伴其他
7、自身免疫病如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1A型糖尿病—自身免疫中介性酮症起病,控制后可不需胰岛素数月至数年起病时HbA1c水平无明显增高针对胰岛β细胞抗体阴性控制后胰岛β细胞功能不一定明显减退1B型糖尿病—特发性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者中的90%左右中、老年起病,近来青年人亦开始多见肥胖者多见,常伴血脂紊乱及高血压多数起病缓慢,半数无任何症状,在筛查中发现发病初大多数不需用胰岛素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鉴别1型2型起病年龄及其峰值多<25岁12~14岁多>40岁60~65岁起病方式多急剧,少数缓起缓慢而隐袭起病时体重多正常或消瘦多超重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