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

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

ID:36177804

大小:11.9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06

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_第1页
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_第2页
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_第3页
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_第4页
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12、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升高的河床(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源头支流干流上、中、下游河口出海口入海口认识黄河关于黄河你都知道哪些事情?黄河是我们国家第二长河,全长5500多千米。它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总述河流名称长度(千米)年径流量(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长江630010000180黄河550050075珠江2197306944黑龙江3420346586我国主要河流比较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源头之一约古宗列曲青海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渤海巴颜喀拉山甘肃宁夏黄河流经的省区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河口旧孟津巴颜喀拉山渤海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旧孟津河口洮河湟水汾河渭河黄河全

2、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480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二长河。汾河渭河河口旧孟津黄河水系图洮河湟水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黄河上游黄河中下游黄河下游贡献之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奉献之二:丰富的水能资源三门峡电站小浪底电站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贡献之三:丰富的灌溉水源奉献之四:丰富的旅游资源黄河的奉献(功)1、黄河——中华民族发祥地2、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3、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壶口瀑布等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由低纬度流向

3、高纬度,下游河段封冻早,解冻迟。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入海流资料:“痛苦的记忆”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修筑堤坝,疏通河道黄河流域降水偏少;上中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等是造成断流的原因。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黄河的忧患(过)及治理荒漠化

4、严重——还草还林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地上河”,洪水、改道——加筑堤坝、疏通河道断流——节约用水、水量调度凌汛(上下游)——科学监测、及时爆破上游中游下游水质污染(上下游)地上河河床水面地上河的形成河床河里地面水面河床面地面“地上河”动画演示洪水泛滥对照刚才上游和下游的图片进行思考,为什么黄河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思考:河口孟津发源地:流经地形区:上游中游下游巴颜喀拉山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各段年平均含沙量河段兰州河口龙门年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3.486.6733.3黄河下游的河床泥沙的大量淤积,下游河床不断加厚、加高。泥沙主要是上游和中游带过来的,并且

5、下游处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泥沙更加容易淤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土质疏松暴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地上河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黄河的泥沙这么多的原因:黄土高原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人为因素:过度开发、毁林毁草治标治本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地上河”之间的关系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6、流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地上河”人工筑堤约束暴雨洪峰河堤决口泛滥成灾成因危害水土保持修建水库、防洪、治沙并举防洪治理黄河的方法:对黄土高原进行综合治理,植树造林,合理放牧,修建梯田。黄河沿岸可以加高堤坝,种植防护林,开通河道。分析水土流失读右图:1.A、B、C、D四处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有何差异?为什么?2.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3.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地表植被、地表物质构成等都能影响到水土流失量的大小。大到暴雨泥沙土质地AB小到中雨砾质地面CD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