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

ID:36171906

大小: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6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_第1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_第2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_第3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_第4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播学教程》复习提纲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2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2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3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3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

2、..........................3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4第六编(第7章)大众传播概论.................................4第七编(第8章)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5第八编(第9章)传播媒介........................................5第九编(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3、.........................6第十编(第11、12章)传播效果研究.......................6第十一编(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8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一传播学的概念1.定义1)库利(社会学角度)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施拉姆4)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二.传播与信息1.信

4、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11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

5、受到拒绝的可能。(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传播隔阂;(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4.传播学的任务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一.符号二.符号的分类,信号和象征符,语言符号和非语言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2

6、.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象征行为: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3.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4.象征性社会互动: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一.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7、(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4)丹斯模式(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结:传播过程的特点:11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一.人内传播1.定义: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唯物主义认为: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

8、动)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