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68370
大小:3.27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6
《“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专题突破训练(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中考专题突破训练--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三)注:以下全为“实验与探究”题1.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2)实验前,要将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 。(4)此实验的变量是。(5)右图示步骤(3)中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1.(1)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吗?(2)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3)溶解叶片中的
2、叶绿素(或答脱色)(4)光(5)B部分;淀粉2.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3、(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2.(1)消耗掉叶片原有淀粉(2)酒精(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下列是两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探究I:叶片背面和正面的气孔数目一样多吗?小鹏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立即观察并比较叶片背面和正面气泡数目的多少(气孔是叶片与外界
4、气体交换的“窗口”,根据气泡数目多少可以判断气孔数目多少)。(1)如果气泡数目背面与正面的相等,说明叶片背面与正面的气孔数目。(2)如果气泡数目背面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探究II:小兰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9(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如图丙)。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2)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3.I:(1)相等(2)多II:(1)氧气(2)金鱼藻4.下图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
5、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 ,其原因是 。4.(l)甲与乙或甲与丙(2)细木条会复燃说明金鱼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3)增加碳酸氢钠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作用产生
6、的氧气增多5.水城中学七年级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选择了一种盆栽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无叶绿体)界限清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步骤一:10:00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并将装置放在阳台上;步骤二:15:00时将叶片A、B同时摘下,酒精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A、B两叶片的绿色部分都变蓝,非绿色部分无变化。请分析回答:(1)从实验装置看,该装置可探究的两个变量是。请你说出探究其中任意一个变量的一组实验是(回答提示:××和××是探究变量××的一组实验)。(2)实验现象说明A、B两叶片的绿色部分都含有淀粉。请你说出B叶片
7、绿色部分淀粉的来源是。(3)实验现象表明实验失败,你认为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步骤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5.叶绿体和二氧化碳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是探究变量叶绿体的一组实验(或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是探究变量二氧化碳的一组实验)(2)实验前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或实验前叶片含有的)(3)在实验前,将实验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步骤如下:①在广口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如图所示位置(蒸馏水加热后迅速冷却,基本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