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65070
大小:118.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30让学生在亲历探索中绽放智慧火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5579概率与统计方差解永良发表在苏140330上属于教法、辅导、课例题为《让学生在亲历探索中绽放智慧火花》生16:今天老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让我们经历了一比较完整的方差及标准差公式的探寻过程,使我们完仝淸楚为什么用方差或标准差来刻画—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是合埋的.师:非.常好!同学们经历了讨论.探究、交流等过程来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掌握与运用.评注4学生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后应由谁来反思总结.结论是显然的.事实上课堂小结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
2、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有效地“维新”知识网络.2课后思考笔者以“极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在情境的安排和使用上做了精心的选择.由问题的发现引出思考.借以培养学生实践、探索、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充分激发了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文[1]曾报道北京小学数学特级老师吴正宪将一帮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激发的事迹,其办法之一是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美妙图形,通过巧妙设问,在生活中、在实践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数学.而现在的课
3、堂里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课堂上的活动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强,独创性弱,教学效果难免欠佳.其实学生对数学的歪曲理解、模糊认识正是因为没有用心经历数学活动.笔者以为,数学经历需要以亲历实践为支撑,以内化动力、发展能力为目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4、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在我们心中也逐步扎下了根.本文介绍的“方差”一课就是通过几个“递进”的“连环”的问题,以“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体会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对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获得真切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本课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数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活动过程,以获得情感体验、生成知识、掌握
5、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学习是认知网络的生成和维新.研究表明:学生有效学习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成富有成效的“个性化认知结构”,这个结构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可利用性.大量的题型复制、繁难的习题求解演示和解题术的记忆与重复等活动并不能帮助这三种特征的获得.本课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深层次参与),而不是追求讲解内容的数量.外表看比较费时,--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但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收获的是思想方法,是情感体验.是个性发展.学生会学,乐学,对数学知识理解深刻,知识迁移能力强.一位著名
6、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谓终身受用.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和爱护学生的热情,给予学生足够的时空,学生的学习能力定能大大提高.本堂课采用模拟数学科学探究的方式,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发现数学思想、方法、规律和过程.课堂内虽然不能再现真实的数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将人类历史文化背景
7、赋予新的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学习的文化背景,在教学中就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生成的构建过程.用模拟数学科学探究的方式上课在实践中有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精心设计活动问题,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良好的活动问题、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动力功能、发展功能、育人功能.设计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有: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思维情境,创设探究情境,创设分层教学情境,创设和谐情境.良好的活动问题、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讨论,甚至激发起学生辩论,当学生为捍卫自已的观点开展辩护时,就会增强他的自信
8、心,同时也会激起其他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能量.这种优势在“学困生”转化的问题上表现更为显著.因为学困生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缺少积极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无所事事,对问题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管.事实上所有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困生参与活动的欲望并不比优等生差.如果问题设计合理,学困生就有表达自已想法的机会,老师就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