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58573
大小:24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6
《大自然的语言_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知识。2.了解物候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默读,快速找到中心句并准确提炼信息,逐步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文章的条理性。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2.学习文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进而通过开展竞赛、演讲
2、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中,同时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最后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点。难点概括、分析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突破方法:通过组织“我是专家”这样一个语文活动,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字作细致揣摩。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班级演讲、同学问质疑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深刻的辨析,并引申到生活实际当中。这其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鼓励并正确地导航。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语文活动式教学法:针对八年级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增强,大胆对教学难点进行突破,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3、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3.作比较阅读法: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自然地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并生成自己的语言资料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启发兴趣设计(一)教师展示一组四季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然后对比科学家对物候的研究,引发学生对物候现象的探究兴趣。设计(二)师生问答导入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
4、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设计(三J教师讲解导入课题:我们古代的诗人,观察事物是十分细致的。同是春天,描写也很不相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色似有若无,正是初春季节所特有的田园风光。诗人捕捉住这一处于萌芽状态的景物特征,与暮春时节满城浓烟翠柳的明丽景象相比较,歌颂了新生的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杜甫《漫兴》所描写的春天就不一样了:“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
5、沙上凫雏傍母眠。”散落在小路上的杨花,像铺开的片片白毡,点缀在溪上的初生荷叶,像青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从笋根旁冒出地面的嫩笋不易被人看见,刚孵出的小水鸭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睡眠。这看似漫步中信手拈来的景物,却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暮春的景象。而宋代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写的已是春的尾声、夏的前奏了:“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诗人把花比喻成春天的足迹,她一路走过去,早春的梅花,新春的海棠,晚春的荼蘼,等到草莓结果、酸枣树探出丝丝叶片时,春天就已经走过去了。这些足迹美化了大地,也美化了人的心灵,在诗人的
6、心中勾起了诗情画意。我们可知道,在艺术家们忘情地欣赏、倾情地讴歌时,科学家们却在冷静地细心观察、记录,他们在这些花草树木上读到的,却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信息——大自然的语言。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扫清障碍。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并且思考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目。学生默读,并做好标记。交流反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1)字词积累①读音辨析翩然(piān) 孕育(yùn)炎热(yán) 簌簌(sù)销声匿迹(nì)风雪载途(zài)物候(hòu) 农谚(yàn)连翘(q
7、iáo) 悬殊(shū)②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次第:一个接一个地。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周而复始:轮流一遍,重新开始,指循环往复,不断进行。复,又,再。(2)解题自然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人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独有的。但是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大自然中的现象,是与农事安排密切相关的。好像这是大自然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在告诉人们,要根据这些现象来安排农事。如杏花开了,要赶快耕地;布谷鸟
8、叫了,该割麦插禾。所以作者就用“大自然的语言”来做文章的标题。这样,既贴切、自然、有趣,又富于形象生动性和吸引力。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作题目就显得呆板,乏味。2.速读课文,把握语脉。(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