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情况

大汶口文化情况

ID:3615856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大汶口文化情况_第1页
大汶口文化情况_第2页
大汶口文化情况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汶口文化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汶口文化情况大汶口遗址发现后,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曲阜西夏侯遗址又发掘到文化面貌与之大体相同的一处墓地。1964年将这类遗存定名为大汶口文化。目前发现遗址已有200来处,经过发掘的除大汶口、西夏侯外,还有山东省邹县野店、兖州王因、茌平尚庄、胶县三里河、日照东海峪、诸城呈子,江苏省邳县刘林、大墩子等十多处,多为墓地。文化特征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砂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堆纹或篮纹。三足器、圈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

2、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鼎、钵形鼎、罐形鼎、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肩壶、实足鬶、袋足鬶、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齿的习俗(一般拔除一对上颌侧门齿)。这里是流行于古代中国东方、南方地区的拔齿习俗的发源地。在王因、大墩子墓中的骨骸上,还发现颌骨异常变形的现象,某些个体臼齿外侧严重磨损甚至内缩,有数例在变形处置有小石球烧成陶球,变形当是由于长期口含小球所致。这是大汶口文化所独有的奇特习俗。此外,死者随葬獐牙、獐牙钩形器及龟甲等,也为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所少见。分期与年代大汶口文化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约当前4300~前3500年

3、间。以刘林、王因遗址为代表。红陶占绝大多数。典型器有觚形器、釜形鼎、钵形鼎、彩陶盆、钵等。彩陶有单色的红彩或黑彩,稍晚盛行白衣多色彩陶,纹样为花瓣纹、圆点钩叶纹、菱形纹等。中期:约当前3500~前2800年间。以大汶口墓地早、中期墓为代表。典型器物有折腹罐形鼎、实足鬶、大镂孔圈足豆、深腹背壶等。彩陶纹样除仍见早期的花瓣纹外,多用波折纹、方格纹,稍后出现红色圆点彩绘。晚期:约当前2800~前2500年间。以大汶口晚期墓为代表。灰黑陶、黄陶剧增。典型器物有篮纹鼎、袋足鬶、折腹豆、瓶、磨光黑陶高柄杯、篮纹大口尊等。彩陶数量减少,流行螺旋纹。农业和渔猎大汶口文化的经济以原

4、始农业为主,同黄河流域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一样,主要是种粟。在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窑穴中出土了约1立方米的朽粟,说明当时粮食已有了相当的数量。农具以石器为主。早期除使用一些磨制粗糙、保留打制痕迹的石铲、石斧外,大量使用磨制精致的穿孔斧、刀、铲、锛、凿等石器,还有骨镰、蚌镰,以及加工谷物的石杵和石磨棒。中、晚期出现了有肩石铲、大型有段石锛、石镐头和鹿角锄。从早期起,家畜饲养就较发达,遗址里出有猪、狗、牛、鸡等家畜家禽的骨骼,还有用狗或猪随葬的。中期以后以猪随葬盛行起来(整猪、半只猪、猪头或下颌骨)。大汶口133座墓中用猪随葬的占三分之一以上,三里河的一座墓中随葬猪下颌骨多

5、达32个,这表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猪的饲养已十分发达。渔猎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渔猎工具有尾部带孔的双倒刺或三倒刺的骨、角质鱼镖,鱼钩,扁平三角式、短铤圆柱式、长铤双翼起脊式等各式骨镞、角镞、牙镞,石质、骨质的匕首还有石矛、骨矛等大型投刺猎具和较多的网坠。遗址中发现有獐、斑鹿、狸和麋鹿等的残骨,这些野生动物当是狩猎的对象。王因遗址出土了至少分属于20多个个体的扬子鳄残骸,与鱼、龟、鳖、蚌等同弃于垃圾之中,说明当时已能捕获大的水生动物。手工业大汶口文化陶器生产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早期均手制,砂质陶火候较低,陶器种类不多,造型简单,仅见觚形器、盆、钵、罐、

6、杯、鼎、豆、大口尊等。中期开始使用轮制技术,有了少量的轮制小件器物;烧制出火候较高的灰白色陶器;器类增多,出现了实足鬶、背壶、簋形器等。晚期已使用快轮生产大件陶器,如大汶口墓中就随葬有轮制的大陶盆;制陶原料有了新的来源,发现了坩子土,用以烧制一种质地坚硬、胎壁薄匀、色泽明丽的白色、黄色、粉红色细砂陶器,统称为白陶,这类细砂陶器有袋足鬶、三足盉、宽肩壶和筒形豆等。这时所烧制的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为以后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陶的问世准备了条件。大汶口文化还发现有仿动物造型的陶制工艺美术品,中期所生产的兽形提梁器堪称工艺美术史上的珍品。晚期这类发

7、现增多,如三里河出土的猪形、狗形和龟形的容器等,反映出工艺技术的纯熟和制陶业的兴旺发达。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陶窑甚少。大汶口有一座晚期的横穴式陶窑,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同类陶窑中属较进步的形式。居住和埋葬对大汶口文化的聚落布局目前了解很少,大致与黄河流域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相同,有居住区和墓地之分。发现的建筑遗迹不多,属于早期的仅有几处残迹,不得窥其整体结构。中期建筑遗存,在呈子遗址发现一座20平方米许的方形地面房基,门向南,平地挖槽筑基,槽内竖柱,填土后锤打,室内的4个柱洞里填有碎陶片、石子、灰土,紧密坚实。大墩子墓中出土3件陶屋模型,有方形、圆形两种,都作攒尖顶,有

8、的有门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