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

(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

ID:36152958

大小:80.0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06

(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_第1页
(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_第2页
(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_第3页
(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_第4页
(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_第5页
资源描述:

《(4十18))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教育教学讲座十之18)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时间:2015年11月22日(编号:zhongwei196207blog—4—10-18)编者按:本人对“(第4类)教育教学讲座”分为十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十观课议课,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第4类)教育教学讲座十之专题18》分为六节,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钟炜博客(第4类)教育教学讲座--(系列十)“观课议课

2、”编写(阅读)导引:(1)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讲座1至2);(2)观课议课策略方法(讲座3至7);(3)观课议课课堂观察量表(讲座8至10);(4)观课议课技能(讲座11至13);(5)观课议课活动实践(讲座14至17);(6)有效观课议课(讲座18至21);(7)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8)新课改观课议课;(9)观课议课研修;(10)观课议课文化;(11)观课议课引领管理;(12)数学观课议课。讲座内容: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原作者: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来源:清风竹韵的日志(网易博客)日期:2010年6月1日编改:荣县教研室钟炜日

3、期:2015年12月22日目录前言:观课议课第一节理解观课、议课第二节准备观课、议课第三节怎样进行观课第四节如何进行议课第五节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第六节校长与观课议课前言:观课议课传统的教学研究常通过听课和评课,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缺点,帮助教师提高其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听课、评课有其较大的弊端,尤其在评课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四化”现象:1、评课过程形式化。我们经常看到或参与这样的评课活动:评课会上发言者少,旁观者多,由于发言面不广,且大多属于被动发言,因此评课场面冷冷清清,被动发言的教师更是不痛不痒地说几句敷衍了事。最后,主

4、持人或权威人士作一下总结性的发言,大致的内容也无非是先说几句好话,然后提一下希望。这种评课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工作,留下一次活动的记录,徒有过程和形式。2、评课内容表面化。在评课交流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位老师板书工整,条理清楚”、“某某老师课堂语言清晰,教态自然”,等等。眼光依然死死地盯住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还有一些教师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只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事论事,不能对这些课堂现象进行深入透视,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当然,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这种表面化

5、的评课对上课及其评课教师的触动不大,帮助也不多。263、评课结论两极化。一是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大家说着一些“过年的话”(好话、祝愿的话),多讲优点,少讲问题,具体肯定,抽象否定,客客气气,皆大欢喜,参与者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不会对你的课说长道短,下次你也不要对我的课说三道四。”二是否定为主、伤害自尊的评课方式。一些教师在评课中不注意方式方法,毫无顾忌地指责,把别人的课批得体无完肤,甚至讽刺挖苦,缺乏诚意。这种否定多于肯定、主观多于客观、挑刺多于学习的评课方式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它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4、评课效果零散化。表面上看,

6、评从目标、内容、方法、技术手段,教师内在素质、外在表现、方方面面,全方位涉猎。实际上,由于缺乏明确而集中的关注焦点,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套,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由于缺乏集中的主题,缺乏预先的准备,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成了空话,只能就现象谈现象,就经验谈经验。鉴于以上听课评课中出现的弊端,在新课程改革下,用观课议课的方式更为合适。第一节理解观课、议课一、听课和观课的理解1、听课,重在“听”。听的本意指向的是声音,给人的感觉是关注声音,关注的更多的是教师“讲”的声音。公开课的最好的方式是教师要有声音,或者是学生一个人发言,老师把话筒递到他身边,大家听得见声音

7、,才能使会场鸦雀无声。听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公开课的作秀。我们发现,“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主角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方式正从讲授为主向多种方式并存,而课堂上的声音也从一个人发声(老师或一个学生说话)向多个声音同时发出(生与生的同时多向声音)转变,有声的教学与无声的教学(思考、沉默)并存。因此,听课,专靠声音的听,已无法整体了解、把握整个课堂。2、“观”,是观察的简说,重在“观时的察”。一方面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另一方面是运用心灵

8、和理性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以获得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