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43329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古诗诵读题画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诵读 题画兰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显示:《兰竹石轴图》(公元1747丁卯) 《兰石图》(公元1749己巳) 《墨兰图轴》(公元1754甲戍) 《兰竹图轴》(公元1758戊寅) 《山顶妙香图轴》(公元1758戊寅)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都是谁画的
2、?(郑燮)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 生:略 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 兰花本是山
3、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6、再读古诗,把握本诗整体意象,基本情调。 预设:a、兰花生长环境恶劣…… B、兰花香气无与伦比….. C、兰花品性高洁,非凡脱俗…… D、兰花深受诗人钟爱……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一)看兰 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
4、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生:我看到了兰花生长在千山叠峰之顶,岩石缝中,环境十分恶劣。可是它却显得那么茂盛,有生机。 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头。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零乱美感。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 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5、(二)听景 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学生自读、想象。 3、反馈,师疏导学情 生:我看见了漫山的碧树、如茵的小草…… 生:我看见了清澈的瀑布,雄伟的大山…… 生:我看见了展翅翱翔的山鹰,活泼乱跳的小兔…… 生:我看见了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水波荡漾…… 生:我听见了潺潺流动的山泉唱着欢乐的歌儿…… 生:我听见了山风的呼啸,大地的震撼…… 生:我听见了牧童的笛声,知了的蝉鸣…… 生:我听见了岩石的回声,鸟儿的呢喃,花儿的呼吸……
6、 师:兰花呀兰花!沐浴着大自然的清辉,享受着山中独有的清闲,你可真是幽雅脱俗,怡然自得呀!(齐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三)闻香 1、师:古人云“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人们常用“国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词句形容它,而在板桥的笔下,又是如何呢? 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出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 3、理解“妙香稠”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 4、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
7、诗用字精妙) 5、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不因山岩的贫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绝有的妙香,好一朵妙“花”呀!。(配乐读一、二句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四)悟性 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课件显示)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兰花脚下会有什么喧“闹”吗? 2、生讨论交流: ——有游人上山郊游,踏青赏景… ——有车马快递飞驰而过… ——有采药者前来惊扰… ——有诗人学者高声喧哗,谈诗论道… ——有姑娘小姐寻香采花… 3、换位思考:师:假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