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33873
大小:1.13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06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韩城市金城二中杨少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新闻的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有关知识:1、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的一种文章样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狭义新闻,即消息。4、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及时迅速、语言简明准确。3、新闻的结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高度概括事件(迅速了解新闻主要内容,要看标题)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较详细了解新闻内容要看导语)是对导语内容的
2、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要看主体)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中,也可插在“导语”或“结语”中)是新闻的结尾,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新闻(消息)六要素:五部分:特点: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让事实说话;(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3、简明扼要。(准确性)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检查预习阻遏()泄气()瑰宝()溃退()歼灭()绥靖()()高屋建瓴()气势磅礴()()èxièguīkuìjiān
3、suíjìnglíngpángbó锐不可当()上当()要塞()瓶塞()阻塞()塞给()dāngdàngsàisāisèsāi给下列多音字注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数量多气势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
4、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二句话或第一段文字.作用:用简练的文字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对新闻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课文分析一、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从“人
5、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思考: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渡江作战兵力战线(渡江区域)战况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二、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并加以分析:1、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
6、渡江情况加以评论)第三层:从“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时间地点战果特点中路军30西路军35东路军35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发电时止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安庆,芜湖段九江,安庆段南京,江阴段突破……,渡至……,已渡……已渡过三分之一……,已占领……大部分渡过南岸……,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首战告捷所向披靡战绩辉煌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35万)(30万)(35万)写作顺序: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20日夜起中路军(先)21日下午
7、5时起西路、东路(后)时间顺序中、西:弱;东:强。逻辑顺序顺序能否颠倒?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质疑析疑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这
8、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与其它部分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