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徐玲)

孙权劝学(徐玲)

ID:36125930

大小:20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06

孙权劝学(徐玲)_第1页
孙权劝学(徐玲)_第2页
孙权劝学(徐玲)_第3页
孙权劝学(徐玲)_第4页
孙权劝学(徐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徐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语言。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学习并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4、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5、理解开卷有益的主旨,引导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教学目标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下县人。他在学术上不朽的贡献是主持编纂了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其他著作有《司马文正公文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内容。略述经济、文化,取材广博,其目的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借鉴来帮助统治者加强统治。朗读课文,扫清

2、文字障碍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分组朗读课文仔细听,纠错误小组合作,结合注释以及工具书,试着翻译课文。(画出组内不能解决的句子)翻译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解释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军务)但当涉猎(不过)非复吴下阿蒙(再)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知道)注意重点句子的翻译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1、讨论: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1)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

3、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①“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2)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

5、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2、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4、找出出自课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

6、别三日、刮目相待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论议—吕蒙大惊——结友作业①背诵全文②完成《学习之友》、《课堂达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