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ID:36120123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6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_第1页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_第2页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_第3页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_第4页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教学目标:1.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2.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3.探讨文明古国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4.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教学难点: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要为人类造福。教学准备: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教学课时:    三课时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文明古国的遐想 活动要求:1.要充分发挥图

2、片和音像资料的作用,适当展示“农耕图”“象形文字图”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避免枯燥的知识传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鼓励学生发言,尤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等文明成就,让学生大胆交流。3.要注意将古国文明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进行适当介绍,同时注意将埃及与中国文明成就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拉近古国文明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4.课前要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并提供几本常见的书籍和相关网址,切实组织好课前收集资料活动。课中交流资料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发现。活动准备1.师生广泛收集古埃及文明的相关材料,同时也要了解这些文明成果在现实生活中

3、的状况。2.师生课前收集与古巴比伦文明相关的材料,例如书籍、图片和音像资料等。活动过程1.导入:可以依照教科书提示导入新课,也可以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图片和音像资料导入。2.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首先指出尼罗河自南向北纵贯埃及,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引用古埃及赞颂尼罗河的诗句,知道尼罗河不公给古埃及人带来生存必需的淡水,而且它的定期泛滥也带来肥沃的土壤,为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初步认识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产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古代人民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3.埃及的农业与数学。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尼罗河泛滥带来哪些问题:冲毁

4、地界,需要每年重划田界。这导致了人们计算的要求,从而促使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还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家耕壁画图”,感受埃及当时农业生产的状况。4.埃及的建筑艺术。首先提问“现代人提起埃及,首先会想到什么”,引出金字塔和狮身面像,然后请学生介绍性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埃及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现在,人们到埃及旅游就是去领略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文明。5.古埃及历法。首先说明我们现在使用的历法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依据。这种规定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就已出现,古埃及历法是公历的起源。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我国除了使用公历以外,中国人创造的农历仍然在生活中使

5、用。农历是以月亮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依据的。由此知道不同的国家曾经制定了不同的历法。6.古埃及象形文字。首先看教科书及“象形文字图”,指出这就是古埃及人曾经使用过的文字。然后让学生思考这种文字有什么特点,归纳学生说法指出:这种像图画一样的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种文字已经被成功释读,使我们对古埃及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7.木乃伊。指导学生看“木乃伊图”,并请学生介绍木乃伊相关情况。教师在这里一方面要指出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医学技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古埃及人企图长生不死的信仰。8.课堂小结可用教科书最后一段话。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说

6、埃及在新时代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古老的文明仍在不断向前发展。9. 课后练习可以填写教科书中提供的表格。10.寻访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收集古巴比伦文明的资料,如何使收集到的资料更加全面。11.让学生分别展示和交流在课前已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例如农业、文字、历法、汉谟拉比法典、社会生活状况和建筑艺术等等,说出它们的主要特点。注意学生可能收集到其他方面的资料,如古巴比伦所在地区现在的状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给以肯定。活动拓展1.埃及是中国公民赴非洲旅游的目地。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如何设计浏览计划,请你准备一份计划书,注意其中应

7、该包括旅游出行方式、各站地点及浏览项目。或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下古代埃及文明成就的现代命运。中中2.课后可要求学生模仿一位古代旅行家,以“巴比伦王国游记”为题定一篇游记,反映那时古巴比伦文明的状况。  第二课时  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活动要求这一课堂探究活动实际上是对人类文明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于学生的答案,只要有合理成分,就应给以肯定,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答案的科学性。活动准备四大文明古国早期遗址分布图。可以用教科书代替,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已绘制。活动进程1.出示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强调指出这些古老文明诞生的自然地

8、理条件具有相似点:都分布在大河流域,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