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

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

ID:36106574

大小:10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6

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_第1页
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_第2页
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_第3页
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_第4页
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离子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二中学叶静怡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形成两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离子。该知识是第四单元的原子的结构及元素知识的延伸,也为其后第十单元及第十一单元的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可见本课题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第一部分先从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引出电子层的概念并介绍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通过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步展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随后引入“相对稳定结构”概念

2、,从而归纳非金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其得失最外层电子的趋势。第二部分首先介绍“离子”概念,并以钠与氯气反应的实例加以拟人的卡通图说明离子是如何形成并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同时介绍离子符号的书写。最后以一个总结性的图表概括描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可见,教材通过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方式介绍、分析离子的形成。  由此可知,离子的形成应该是本课题中教材强调的重点,前面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是为离子形成的讲解做铺垫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能说出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

3、符号的含义,学会书写离子符号;  (3)利用动画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4)能描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类别和性质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观察、角色扮演NaCl的形成,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3)利用模型展示等方法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物质的微粒观;  (2)初步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过

4、程  教学难点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四、指导理论与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  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需要在心理上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并在“宏观-微观-符号”等多重表征模式之间进行心理转换。一些研究表明,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粒子性感到难以理解,同时在对化学符号进行解释时也遇到困难,这就成为化学难的一大原因。本课题是初中化学中同时体现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微粒观、符号观的极佳切入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把

5、握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重表征及其联系,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本课题当中的重难点及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化学三重表征理论,设计以下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  1.形象比喻策略: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是教学难点,可通过形象的比喻进行教学,降低学生对于微观知识的认知负荷。核外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这就如同学们每天在课室大楼里面活动的地点不是固定的,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那就是同学们上课的课室所在的楼层附近。因而,在各个楼层上课的同学时常出现的区域当然也应该是在各自不同的楼层了。根据这个

6、比喻可以顺利转向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内容的学习。  2.指导发现策略:首先向学生展示按一定规律排列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通过以下问题指导学生归纳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稀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离子,第78-79页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分子、原子模型,课题3--离子则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原子的内部,从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入手,介绍离子的形成,并对物质及其构成粒子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微粒构成物质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

7、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教材第一部分介绍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九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粒子的内部构成与运动是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建立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表象将完全借助于想象。这成为本课题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针对本课题微观抽象内容较多,难点集中的特点,本教学设计特别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握好微观教学的“度”,不任意拔高。2、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并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将抽象问题形象化。3、设计具体的活动与探究过程认识离子

8、的形成。1、通过对动画的观察与想象,认识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通过对原子得失电子后变化的讨论,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与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3、观察图、表、动画,培养从中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