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93634
大小:19.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钟启泉教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慕课”、“微课”、“云课堂”、“翻转课堂”之类的说辞满天飞舞,似乎基础教育的世界只要有了这种“神器”就可以云开见日,教师队伍的素质缺陷可以弥补,“课堂转型”便指日可待了。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依然占强势地位的背景下,热衷于“微课”开发绝不是福音,而是一场灾难。“微课”设计一般是按照ADDIE模型——A分析(着重分析学生与教材)、D设计(内容结构、表述方式、视觉设计)、D制作(选择方式、录制、后期加工)、I应用(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E评价(微视频评价、学习效果评价)等五个要素——来设计的(
2、秋田喜代美《学习心理学:教学的设》,左右社2012年版第164页)。这是一种以短平快为其特色的微型化在线视频网络课程,一种学生可以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信息化的微内容作为替代教师课堂上的面对面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展示了崭新的学校教育变革的可能性。其一,它可以保障每一个儿童的个人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实现建构自我世界的学习——实现自我内对话。信息技术是培育儿童进行自立性、活动性学习的工具,使得每一个儿童从习惯于同步教学中的被动学习,转型为“以工具为媒介的学习的主人公”。其二,它可以发挥联结学习者与信息的功能,而且作为媒介发挥学习者与学习者
3、之间的纽带的功能。这里的媒介是建构学习者互动纽带(学习共同体)的媒体,从而有助于“意义建构者的网络”的形成——学习语脉的扩大(包括学习的地理空间的扩大、人际关系的扩大,社会语脉的扩大)。其三,它可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这种角色不仅仅是学习的援助者,而且是联结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展开多样探究的“触媒者”或是联结课堂内外世界之桥梁的“介入者”的角色了。“微课”的双重性。不过,这种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运用,具有双重性——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的可能性,和摧毁教育本性的危险性。要使得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讲究起码的前提条件。第一个前提
4、条件,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的社会文化实践的复杂过程,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过程。因此,是否区分了素质教育的理想与应试教育的现实,不能不成为一个前提。“慕课”、“微课”、“云课堂”的推销者对于应试教育的现实熟视无睹,以为只要把所谓的名牌学校的课堂教学实录下来,搬到西部地区中小学的课堂,就可以一步登天,消弭东西部学校教育的鸿沟,实现教育的共同发展。然而,扎根于应试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慕课”、“微课”、“云课堂”,只问技术,无视教育的质性分析,不辨教育的是非曲直,到头来唯一的作用是,把应试教育的现实推向极端,扩大应试教育的再生产。第二个前提条件,教学的过程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
5、就教师而言,是在复杂的语境中展开的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否准备了高品位的数据库的丰富积累与系统建设,是又一个回避不了的前提条件。事实上,我国的数据库建设基本上是基于应试教育的课堂积累起来的,本质上是为张扬应试教育服务的。依靠这种数据库去传布所谓的改革经验,简直是南3辕北辙。试看发达国家的教育数据库建设,尽管大大领先于我国,但它们的中小学有这么着迷于“慕课”、“微课”、“云课堂”,以至于似乎可以替代作为人的教师角色的吗?再说,我国的那些名牌学校的课堂实录的汇总,能够称得上是优质的数据库吗?这样,在错误的背景下催生出来的“微课”,无异于一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不是好东
6、西。第三个前提条件,“微课”设计的第一步是分析(研究)儿童与教材,但在我国教育界,仍然缺乏这种研究的技术与积累。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而不是教师进行知识灌输的容器。因此,是否展开了儿童学习的研究、儿童认知心理的研究,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也是一个前提条件。我国从事教育信息技术的团队基本上是以崇尚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缺乏儿童学习研究的学术素养。倘若借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可以说,教育的发展需要讲究教育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上述三个前提条件中,有的相当于“教育生产力”,有的相当于“教育生产关系”。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掀起的“慕课”、“微课”、“云课堂”乃
7、至“翻转课堂”的狂潮,显然缺乏革新的“教育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的支撑。我国的应试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改革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寄生在应试教育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上的信息技术,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今日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潮。教育中的信息技术终究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而已。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文具,对于教师而言,是基于儿童成为活动的、自立的学习者的教具罢了。“微课”的局限性。我们不应当执迷于这种“神器”的“魔力”,教学技术的发展终究不可能替代课堂教学本身。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个理由,课堂教学的本性使然。课堂教学大体是由拥有两种相对独立的逻辑过程——每一个学生习得
8、学科内容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