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

ID:36082868

大小:41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5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_第1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_第2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_第3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_第4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01生物和生物圈☞解读考点核心概念: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来源:学科网]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3.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6.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7.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

2、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8.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直击考点:1:生物圈:大气圏的下层、全部的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是最的生态系统。2: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细菌、真菌、病毒、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3、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4、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温度、水分

3、、土壤、阳光、湿度等),生物因素又包括同种生物(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和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共生、共栖、寄生、捕食、竞争)。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生物,环境影响生物。6、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林奈—生物“分类学之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化论的创始人;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7、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

4、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观察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8.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9.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

5、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1)生产者a.特点:属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及自养型微生物:硝化细菌等化能细菌及光合细菌)。b.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c.地位: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生物,必备成分。(2)消费者a.特点:属异养型生物(动物、人及寄生性微生物)。b.级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c.作用: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和能量流动。(3)分解者a.特点:主要是异养型,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另外还有少量腐生动物)。b.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再度被生产者利用。c.地位:也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4)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和热能等。作用: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1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12、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条式的联系。**注

7、意: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的方向从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如:草→虫→青蛙→蛇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13、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3)流量:被下

8、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4)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5)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为10-20%。形成能量金字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