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

ID:36076959

大小:25.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阿里山纪行》作业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里山纪行》作业一、积累·整合1给加点的字注音。风靡()山岚()堪称()谛听()红桧()恍如隔世()人迹罕至()2.解释下列成语。接风洗尘:风靡一时:庞然大物:3.本文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字里行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4.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美的体会。⑴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品味:这段文字运用了、、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

2、,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的世界的独特体验。⑵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品味:这段文字用了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给森林以人格化。5.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

3、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6.课文第7小节中引用的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7.歌曲《高山青》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二、拓展·应用阅读《阿里山纪行》的节选部分,回答问题。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

4、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1.用四个字概括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加粗的“约”和“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3.“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4.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邃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5.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三、探索·创新阅读《乡间的庙会》,完成第1—

5、3题。乡间的庙会林莽①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②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用苇席搭起了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五十年代的乡村还没有电灯,几只比马灯大许多的汽灯挂在戏台上,把乡村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③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了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这种走亲家,人们称它为“上庙”。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商家和小贩们也赶了来,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庙会

6、上有卖艺的,有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庙会要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④在乡村的那几年,我和大人们赶过几次庙会。一早起就等着来接的车了。在乡间的土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的吆喝声。车把式们抱了结着红缨子的鞭子,有的跟车走在路边上,有的坐在车辕上。拉车的牲口也在脑门上结了红缨珞。人们相互应答着,这是一年一度的乡村里的节日,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⑤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

7、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⑥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⑦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们的不是戏的内容,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