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75445
大小:161.9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4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三)文化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综合检测卷(三)文化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自贡诊断)不同的人与人交谈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性格差异 B.个人职业不同C.个人品德参差 D.生活环境差别解析:性格差异只是表象,人与人交谈风格迥异与生活的环境相关,故A项错误;个人职业不会产生与人交谈风格的差异,故B项错误;个人品德的差异也不会造成交谈风格的不同,故C项错误;不同
2、的人与人交谈风格迥异根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故D项正确。答案:D2.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 )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君主专制逐步加强C.法律制度日益完善D.外儒内法成为主流解析:赦免制度是一种宽恕的制度,秦始皇多年不赦,汉朝大赦达140余次,体现了从秦的法家治国到西汉儒家宽容治国的转变,故A项正确;战国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和汉朝大赦百余次,只有秦始皇多年不赦,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错误;仅从赦免制度无法看出法律制度的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
3、及外儒内法,故D项错误。答案:A3.“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朱熹主张探究万物以掌握科学B.二陆认为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C.辩论双方对求理截然对立D.辩论发生在江西庐山的鹅湖书院解析:朱熹主张探究万物是为了“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故A项错误;二陆提出“发明人之本心”,即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故B项正确;辩论双方只是求理方式上的差异,故C项错误;辩论发生在江西
4、上饶的鹅湖书院,故D项错误。答案:B4.(2018·南昌模拟)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C.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D.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解析:材料涉及的是学问之道,没有涉及批判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做学问时每一
5、个人的思想、想法是不可能统一的,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重视实际、经世致用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对思想统一,但没有涉及倡导朴实学风,故D项错误。答案:B5.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打破教会的精神垄断无关,故A项错误;新
6、教思想倡导“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故B项错误;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教强调“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6.(2018·菏泽模拟)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然状态。这反映了卢梭( )A.主张建立法制社会B.肯定人的宗教信仰C.极端的唯心思想D.推崇天赋人权解析:据材料“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
7、弃做人的资格。’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然状态”可知卢梭主张天赋人权。卢梭也主张建立法制社会,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肯定人的宗教信仰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极端的唯心思想也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推崇天赋人权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答案:D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训》;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B.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C.表明对传统文化认识走向理性D.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
8、争后,学习西方的实用技术,甲午战争后,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是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