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73840
大小:1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4
《《狱中书简1(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狱中书简(节选)罗莎·卢森堡榆中县马坡中学蒲惠玲重点字词信笺()战栗()踱步()飒飒()鸫鸟()鸣啭()蓦然()阴霾()霹雳()奄奄一息()万籁俱寂()jiānlìduósàdōngzhuànmòmáipīlìyǎnlài词语理解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等微尘而形成的混浊现象。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作者简介罗莎·卢森堡(1871-1919),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著名领袖,出生于波兰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参加波兰革命运动。19
2、19年1月德国柏林工人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卢森堡惨遭杀害。列宁称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罗莎·卢森堡坚决反对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右翼领袖的政策,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中,因而多次被捕入狱。《狱中书简》这一封信是1916年7月-1918年10月,她在狱中写给朋友宋儒莎的。你们认为这封信特殊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狱中花园的环境描写:抓住描写的景物和作者的感受,突出了女革命者细腻的情感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比喻、拟人)拯救大孔雀蝶:体现出女革命者对生命的珍爱和细心的呵护。白杨
3、树花絮飘飞:抓住奇妙和神奇的特征来描写,赞叹白杨生命力的顽强、旺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雷雨前后的景象:描写景物(事物)----燕子、灰云、雨点、闪电、雷声、夜莺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夜莺和环境的象征意义----革命者面对恶劣的环境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仍具有坚定的信念主题思想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课堂练习1、“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觉?2、说夜莺的歌声
4、像灿烂的银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形容?试仿此造若干句子。小结作者这样一个革命者虽然身陷囹圄,却不悲观失望,以其细致的观察,清丽精致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女性的爱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并寄托了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些无不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作业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仿照课文写法,把你昨天看到或听到的事情写出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