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ID:36058772

大小:1.8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02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4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求谏后世史学家的榜样——吴兢吴兢(约669-749),唐朝史学家。汴州俊仪(今河南开封)人。仕历大部分时间是在京城做史官。武则天当政时,吴兢以“有史才”之名,被荐入史馆修国史。他除能秉笔直书,还能不顾个人安危直陈政事。吴兢从事修史工作长达40余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纪传体《唐书》、编年体《唐春秋》。吴兢后因与刘知几撰写《武后实录》时,不替当朝宰相张说隐讳其恶,而被贬官荆州司马,后在天宝年间才得以返朝。晚年还执著于修史工作。吴兢修史有两大特色:一为尚简,即简明扼要;二为直笔,努力保留历史真相。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后来成了各朝皇帝推崇和必修的功课。他的一生

2、是为史学事业勤奋劳作的一生,他的高尚风范成为后世史家学习的榜样。《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珍视。《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

3、疏。《贞观政要》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该书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求谏》记述了唐太宗鼓励房玄龄、褚遂良等人进谏的言论,表现了唐太宗的广开言路、虚己纳谏和任贤用能的品质。李世民广泛征求大臣的意见,并善于采纳意见,

4、从中找到了许多治国良策,明白了自己的许多过失,成为一个从谏如流、具有雄才大略的治世明君。章节主要内容第一段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和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唐太宗希望忠臣发现君主过失就“极言规谏”第二段阐述君正臣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唐太宗以“天下太平”为目标,愿意得正臣事己,希望听取诤谏,匡救政教过失,并能够付诸行动,真正虚心地采纳谏言第三段希望臣下能正确对待劝谏。唐太宗的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第四段阐述希望得到规谏的良苦用心。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第五段从人性的弱点和自身经验阐述纳谏的必要性。认为“人

5、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第六段阐述劝谏要及时。唐太宗认为“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对应学生用书P49诵读第一段,完成以下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皆失其举措(举止)(2)必假颜色①,冀②闻谏诤①(脸色) ②(希望)(3)主欲知过①,必藉②忠臣①(过失) ②(借助)(4)臣亦不能独全其家(保全)(5)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竭力陈说)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人欲自照,必须明镜。译文:一个人要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人欲照自”。(

6、2)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译文: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句式:被动句,无被动标志,语句本身有被动之意。3.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明确] 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太宗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4.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明确] 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统治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为此,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7、,同时他任贤使能,实行了开明政策,采取利国利民措施,从而出现了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诵读第二段,完成以下各题。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顺,指天下太平)(2)惟君臣相遇(对待)(3)幸诸公数①相匡②救①(shuò屡次,多次) ②(救,帮助)(4)冀①凭直言鲠②议①(希望) ②(耿直)(5)后从谏则圣(君主)(6)实愿罄①其狂瞽②①(竭尽) ②(愚妄无知,自谦之词)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译文:大臣说的话如果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句式:省略句,“相继以死”后省略中心词“谏诤”。(2)冀凭直

8、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译文:希望凭借你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