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48424
大小:58.1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30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习题(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必修一和必修二第1~4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C
2、)A.周王是天下共主B.大宗小宗不隶属C.政权与族权结合D.社会分工很明确【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互依存关系,故C项正确。2.李冰修建都江堰,“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留下了“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角截弯”的治水箴言。这反映了(B)A.春秋时期的李冰是水利工程专家B.古人“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C.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秦汉各地农田水利系统成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都江堰修建尊重自然法则,合理利用地理条件,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因
3、地制宜的治水理念,故B项正确。A项错在“春秋时期”;C项中的“抑商”与材料无关;D项中的“秦汉各地”不准确。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D)A.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B.认为科举制要优越于察举制C.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D.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解析】本题考查察举制的影响。材料没有涉及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比较,强调的是察举制原始用意的积极作用,故排除A、B
4、、C三项。钱穆认为汉代察举制的原始用意是好的,即察举制乡举里选,举孝廉,以品行选举官吏,相对于世卿世禄制是历史的进步,故D项正确。4.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这种官制的设置导致(C)A.宗法制度强化B.宰相总揽庶政C.君主专制加强D.外戚宦官专权【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皇帝为了加强专制权力,往往启用身边的品级较低的亲信,架空位高权重的政府大臣,诸
5、如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的出现,都符合这一规律。5.隋朝形成了“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审议封驳,尚书执行”的制度。“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唐高祖时“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时“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以后,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下设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这表明(D)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B.政事堂始终是唐朝三省议事机关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D.官僚政治制度不是静止的
6、政府型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三省六部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出现政事堂、中书门下机构,尚书省长官退出三省联席会议,说明政治制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的政府型态。故选D。A项“不断完善”,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始终是”不符合材料;材料中的三省地位时有高低,但三省权利并未轮换,故C项错误。6.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C)A.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B.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重农抑商已有
7、所改变7.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D)A.晚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解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所以“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鸦片战争后,实行五口通商,福州、厦门也开辟为通商口岸,洋货由洋人自己运输到福建、厦门销售。A、B、C三项与材料所述现象的变
8、化关联度不大,均排除。8.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合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B)A.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