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43832
大小:8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30
《日化行业基本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化行业基本分析1.1 日化行业的分类 日用化工产业是生产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工产品的产业大类。我国日化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约在13%以上,预计到2010年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 根据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制造业下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就下含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其下面又分为化妆品制造业、洗涤剂制造业等多个子行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61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无机酸制造业、烧碱制造业、纯碱制造业、无机盐制造业及其他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262化学肥料制造业氮肥制造业、磷肥制造业、钾肥制造业、复合肥料制造业、微量元素肥料制造业及
2、其他化学肥料制造业。263化学农药制造业农药原药制造业、农药制剂制造业。265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涂料制造业、油墨制造业、颜料制造业、染料制造业及其他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266合成材料制造业聚烯烃塑料制造业、热固性树脂及塑料制造业、工程塑料制造业、功能高分子制造业、有机硅氟材料制造业、合成橡胶制造业、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业及其他合成材料制造业。267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化学试剂、助剂制造业、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放射化学产品制造业、添加剂制造业。268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肥皂及皂粉、合成洗涤剂制造业、合成脂肪酸制造
3、业、硬脂酸、硬化油制造业、香料、香精制造业、化妆品制造业、牙膏制造业、火柴制造业、动物胶制造业及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根据传统的产业分类,日化产业习惯分为以下六大类,整体市场规模约850-900亿元人民币/年:(1)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市场规模450亿元(2003年);(2)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市场规模320亿元左右; (3)口腔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4)香味剂、除臭剂市场规模约10亿元;(5)驱虫灭害产品市场规模约20亿元;(6)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市场规模约10亿元。 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
4、大。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 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有约4000家,年销售额在5千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市场份额却只有不到20%。外资,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总体市场份额已接近80%。截至2003年年底,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化妆品企业有5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本土企业只有重庆奥妮,上海家化,北京三露,深圳丽斯达,湖北丝宝,广州雅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
5、数量不多的外资企业则从几亿至上百亿都有,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花王,强生,雅芳等。 可见,外资,合资企业占绝大部分的高端市场,而高端产品则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高档化妆品属于精细化工,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在日化用品高端市场上,本土企业无一入围,留给本土企业的就只剩下中低端市场及大众日化用品。 目前国际上对化妆品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标准各异,可以按化妆品的功用分类,也可以按化妆品的使用部位分类,还可以按状态(剂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功用分类:Ø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洁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粉、空气清新剂、去痱水
6、、足粉、古龙水、洁面嗜喱等。Ø 护肤类化妆品(包括营养类和药物类):如雪花膏、冷霜、营养霜、奶液、蜜、香脂、防裂油、精华素、美白露、防晒霜、防晒水、眼角霜、凡士林、防晒油、紧肤水、收敛水、保湿露等。Ø 护发类化妆品:如护发素、头油、发乳、发蜡、防晒香波、药性发乳、调理香波、须后水等。Ø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香水、脱毛膏等。Ø美发类化妆品:如摩丝、定型水、定型嗜喱水、染发香波、直发剂、染发膏、染发摩丝、生发水等。Ø 治疗类化妆品:如痤疮水、粉刺露、祛斑霜等。1.2 行业“五力模型”分析1.2.1 潜在进入者力量Ø一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7、将目光投向日化行业:酒业巨头五粮液进军日化,推出“丝姿”品牌;娃哈哈集团试水儿童化妆品等;健康药业与济南东风制药联合开发新肤螨灵系列产品。Ø 一些有经验和实力的经销商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品牌,如九鑫集团打造的“螨婷”品牌。 对于多数潜在进入者来说,对其进入构成最大障碍的是能否顺利获取分销渠道。由于分销能力的限制及对风险的厌恶,分销商往往不愿意经销新的厂家的产品,新进入者必须花大力气建设新的销售网络,而这就会降低其利润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