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41043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2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一不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理解文章故事的寓意。(3)体悟作者匠心独运的行文思路。2、能力目标:(1)学会读懂别人的文章。(2)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技巧。3、情感目标:感知作者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难点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
2、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课前准备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繁衍刹那间迷惑不解勃然大怒无与伦比怒不可遏曙光伫立凝视繁殖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
3、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二、介绍作者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
4、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
5、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的写法:(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提示: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①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②“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三、研读课文,注重自己的体验阅读课文第5~25段: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土地、一把铲、一把谷粒。一年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窝棚、一片成熟的谷物、一个婴儿。五十年后,老头和老太婆、圆木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
7、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三年后,老头、金黄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8、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