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37333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2、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重点、难点)3、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重点、难点)4、知道保护森林和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课文内容。(2)课前准备实验——茎的输导作用。(因为本地区已进入冬季,该实验需提前做好准备,即提前l一2d将冬青或其他木本植物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关于茎的输导作用和年轮等方面的资料。2、教师准备(1)带有不同种类芽的枝条,锯成小
2、段的三年生的无花果枝条,枝芽的结构和茎的结构挂图。(2)准备实验用具,如放大镜等。(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于茎的输导作用和年轮等方面的资料。(4)制作枝芽各部分发育过程和形成层使茎加粗过程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读题图——参天大树,思考问题:植物要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什么器官到达枝叶的?(茎)这说明茎具有什么功能?(输导功能)从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探究过程(一)枝芽发育成茎学生4人一组,自学第77页课文及图5—10枝芽的结构示意图。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
3、,鼓励与同学合作共同归纳枝芽的基本结构。要提出的问题有,主干和侧枝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来?芽分为3种,各是什么?枝芽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将来的发育情况怎样?分析枝芽生长点的细胞特点是什么?按照经验它应该是什么组织?引导学生观察枝叶展开过程的课件,利用动画形式表达芽的动态变化。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每组提供枝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请学生将枝芽的各部分结构与发育成枝条的部分用线相应的联起来,计入过程评分。(二)茎的基本结构学生四人一组,参照图5-12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观察三年生无花果枝条的小段。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
4、学生讨论,共同得出结论。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组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树皮的外侧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内侧部分是什么?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2、木质部使植物茎很坚硬,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3、位于中央颜色较浅的是髓,其细胞比较大,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组织?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木本植物茎不断加粗的过程,回答。5、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以其作用
5、是使茎怎样?6、草本植物茎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样逐年加粗,我们可以推断,它没有什么结构?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调查的资料,描述年轮形成的过程,发表意见,各小组互相补充。小资料:请你算一算,据一位老护林员讲,一棵松树要生长30~40年,才能达到直径12cm,问每年约长多少?(0、3—0、4cm)。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感受,进一步明确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三)茎的输导作用学生4人一组,参考以下提示,进行实验功能——茎的输导1、本实验目的是什么?2、本实验器材有哪些?3、实验中木本植物枝条如何处理?4、从茎的横切面上
6、看到染成红色的是什么形状?是茎的哪一部分?其中有什么结构?5、从茎的纵切面上看到红色的是什么?6、叶脉变红色,说明了什么问题?7、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巡回指导,提示观察部位,切割方向,组织讨论,鼓励与同学合作得出结论。教师展示带有瘤状物的枝条,请有经验的学生介绍瘤状物形成的过程,分组讨论枝条形成瘤状物的原因,枝条产生瘤状物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韧皮部的筛管能输导有机物”。小故事:明明的小表哥家有一片苹果园。秋天,他去苹果园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苹果树干的树皮上都被切了一刀,这是怎么回事?明明去问小表
7、哥,小表哥说了一席话,明明听得直点头,说:“科学种田真重要啊!”问在上面的故事里,小表哥怎样解释的?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枝芽的结构——茎的输导作用与爱护树木的感情。四、作业搜集有关植物茎具有支持、贮藏和生殖等功能的资料。课后反思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了两点。一是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实物、图片、小资料、小故事等等。学生在每个学习单元中
8、,乐此不疲,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认识自然、爱护森林、保护环境和科学种田的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