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36022783

大小:90.3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2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维持国家财政B.小农经济出现C.私田大量开垦D.耕作技术提高2.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这反映了 A.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                        B.小农经济生产劳作状态C.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                        D.汉初经济恢复较为迅速3

2、.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4.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演变。下列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A.铁犁牛耕——私田出现B.王室衰微——井田瓦解C.小农经济——封建制度D.刀耕火种——分封礼乐5.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

3、变量”的原因是A.人口数量较大B.地域分布广泛C.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D.封建土地所有者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官府募民耕作     C.田庄规模生产    D.封建政府佃农7.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

4、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8.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9.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初8.5亿亩6600余万清前期10亿亩4.1亿A.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摊丁入亩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重农抑商政策

5、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0.明洪武28年规定,凡洪武27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征税)”“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A.导致了土地兼并加剧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加重了生态环境压力                            D.增加了农民的税赋负担11.《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12.

6、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13.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1

7、4.“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15.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手工业技术传承保守封闭C.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