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21228
大小:15.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1+春+天+来+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天来了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艹”等常用的偏旁部首。 2.通过看图,知道春天有哪些景物,了解春天的特点。积累本课的6个词语和课后的3个词语。能力目标 1.运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能自主识字。 2.能按笔顺规则写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习欣赏和表现汉字结构美。情感目标 1.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对春天、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知道春天有哪些景物,了解春天的特色,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教学准备 1.生
2、字卡片、词语卡片以及与本课内容相配的教学挂图(或灯片、多媒体课件)。 2.准备部件卡片:方、艹、攵、、兆、又、寸、早、牙。 3.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在校外去观察春天,多途径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儿歌、故事、美词佳句等资料。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孩子们,新学期开始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春姑娘用自己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你们想看看吗?最好是能够看得仔细些,看完后给大家介绍介绍。出示教学挂图 2.看图(或欣
3、赏)简述,导入新课。 (春风吹来,燕子回归,桃花盛开,小草绿了,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 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二、借助拼音认读,加强合作交流 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自读生词,用短横线勾画出生字,反复拼读。 2.小组内互读生字词,相互纠正,相互学习。 3.全班讨论交流: (1)展示文中6个词语,指名任意选择生字读,学生评一评,注意正音。 (2)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听,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如:“绿”(lǜ)是边音,韵母
4、是“ǜ”;“风”(fēnɡ)是后鼻韵;“吹”(chuī)、“筝”(zhēnɡ)、“树”(shù)是翘舌音;“吹”(chuī)、“柳”(liǔ)韵母“ui”、“iu”的区别等。 (3)指名读、齐读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三、利用挂图,理解课文 1.继续利用挂图,给词语找位置。春天的景色真美啊!请学生将“春风吹”、“放风筝”、“桃花开”、“小草绿”、“燕子归来”、“柳树发芽”这6个词语分别贴在图上相应的位置,同时指出相应事物,并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有感情地教读贴上的词语。 2.说春天。
5、 小朋友,课前老师让你们去找春天,你们知道春天在哪里吗?请把你找到的春天给大家介绍介绍,好吗? (1)小组内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图片、儿歌、故事等),自由进行交流。 (2)各组推荐学生在全班交流。能用以下格式来说吗?(教师相机指导课后二题) 春天在小河里,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 (3)请根据大家的回答,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再来美美地说说春天。如,春姑娘来了,可爱的小燕子飞回来了,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吹得小河解冻,河水欢快地唱起了歌,小鸭子在水中嬉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吹得桃花盛
6、开,小草嫩绿,柳树发芽,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小伙伴们快活地放着风筝,追赶着醉人的春光…… 3.春天真美啊!描写春天的词语也很美!挂图出示“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山清水秀”的画面,帮助理解词义。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美词佳句。 4.读读、记记本课的6个词语和课后3个描写春天的词语。 (1)请大家自由读读,看谁最能读出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找自己最好的伙伴比赛有感情地读词语,比一比,看谁最先记住这些词语。 (3)全班美读词语,读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拓展
7、、深化 1.用自己最喜欢地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如,读儿歌、画一幅春景图、唱一首春天的歌、跳一曲春天的舞…… 2.学生随着音乐唱歌、跳舞《春天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用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2.回忆一下,你记住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如是本课的词语,教师相应出示词语卡片) 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这些与春天有关的汉字娃娃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会用、会写。 二、自主探究,识记生字 1.出示10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口头组词。先
8、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2.展示要求会写的8个字:“子、风、开、芽、放、树、草、桃”,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 3.请大家仔细观察,想想办法记住这些汉字娃娃吧!如能发现规律,用上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记住,就更好了!学生自由识记。 4.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娃娃的,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桃”和“树”都带有“”字旁,与树木有关。“树”字可用拆字法来记忆,左边是“木”,中间是“又”,右边是“寸”。 “芽”和“草”都带有“艹”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