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14081
大小:4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2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 A、均衡论 B、一点论 C、重点论 D、二元论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A、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应全部继承 B、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C、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应全部抛弃 4.把“否定之否定”称为“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 )。 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
2、形而上学的观点 D、循环论的观点 5.原因是指:( )。 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C、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6.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这是( )。 A、唯物主义决定论的正确观点 B、神学目的论的错误观点 C、宿命论的错误观点 D、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 7.在现实中缺乏充分的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之为:( )。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具体的可能性 8.坚持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必须反对:( )。 A、庸俗唯物主义 B、折衷主义 C、宿命论
3、 D、形式主义 9.“认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的观点,犯了哪种错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庸俗唯物论 D、宿命论 10.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者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上( )。 A、只承认必然性 B、只承认偶然性 C、即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 D、有时承认必然性,有时承认偶然性 1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 )。 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的思想 C、诡辩论的思想 D、相对主义的思想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4、D、矛盾的观点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能动的反映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1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
5、义反映论的对立 16.“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绝对主义 D、相对主义 17.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 )。 A、人类的精神作用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人们对理想的信仰与追求 D、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18.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是:( )。 A、人类精神 B、劳动 C、生产工具 D、感官 19.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C、人口增长是劳动者贫困、
6、失业的根源 D、人口增长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2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关系是:( )。 A、社会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决定生产方式 B、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C、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变化同生产方式的变化完全一致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中介关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认识的主体是:( )。 A、人的主观意识 B、从事实践和认
7、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群体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E、具体的、历史的人 3.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 )。 A、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B、为新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经验材料 C、为人们饿、认识新事物不断提供观察和研究的手段 D、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 E、规定认识发展的方向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 A、前者是反映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