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01562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浅议农村小学发展的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农村小学发展的动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2011-11-0519:18:56)标签:少儿办学理念宋体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浅议农村小学发展的动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杨建明如果说人生信念是指引人生奋斗的指明灯,那么办学理念则是指导学校办学的引路人,办学特色就是指动学校办学的内驱力。在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农村小学呈现出“靠行政指令办学”、“依考评细则办学”和“按校长经验办学”的“行政化”、“应评化”和“经验化”的不良发展倾向。那么农村小学的发展前途在何方?这是基础薄弱的农村小学正在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学校在改革的困境中找到出路,更好的推进素质教
2、育,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再“高分低能”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个人之见,首先要解决好“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如何办学”的问题。也就是为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不断创新,形成一套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让学校永保生机和活力。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特从以下三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一、 农村小学要有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学校要通过确立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来指导办学活动和规范办学行为。北京吉利大学校长江树人曾经说过:“思路决定
3、出路。倘若没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学校就等于没有灵魂,就是投入再多、管理再严,也无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可见,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统摄一切教育行为的灵魂,也是办学的最高理想和信念,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总体的办学指导思想,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则、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方面;每一方面都应当精雕细刻,力求使办学理念在实践中达到完美。而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要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1、学校的办学理念要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
4、的发展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根本。学校发展了,学生成才了,社会才能进步。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发展不是一时的,不是走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校办学理念要具有“可持续性”,要立足于长远,要按规划、按蓝图,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前面的发展要为后面的发展奠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站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高度来思考、推进、完善。2、学校的办学理念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成才。培养学生成才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同时培养学生成才也是办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要达到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不是学校怎
5、样努力去保证每个学生的一生,而是通过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蒙、奠基,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成功的方法,树立发展的远大目标。改变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发展格局。3、学校的办学理念要有利于激励教师提高能力。激励教师提高能力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前提。学校办学理念只有以教师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唤醒、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打造一支优秀教师团队,才能办成一所一流的农村品牌学校;用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的紧迫感,并对此加以赞同、支持和通力帮助,形成改革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让师生协同发展,才能让每个学生的生命焕发出异彩
6、,创造出更美的人生作品。二、 农村小学要有突出的办学特色。《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曾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可以说,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时代的呼唤。近年来,不少农村小学的学生择校现象比较常见,甚至愈演愈烈。其实,择校是家长为了替子女选择更好的教育所采取的一种方式,是可以得到理解的。因此,要真正留住学生,学校要从根本上增强吸引力,必须办出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学有所用,走出一条具有农
7、村义务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1、学校要选准办学特色的突破口。农村小学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或学校教师现有优势,在基于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办学特色的突破口。可以以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作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学农、务农教育,培养学生一两项基于农业的养殖、栽培或兽医等特长,这也为学生将来学有所成、回家乡创业打下了必备的基础。有些有创新意识的学校已走出了这样的路子,在国家“两免一补”的优好政策的扶持下,进行养猪、种菜、种粮等的勤工俭学,不但解决了师生的伙食,也为学生家庭减轻了负担;也可以本校教师的特长作为突破口,培养学生音、体、美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