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整理

古生物--整理

ID:35999786

大小:4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9

古生物--整理_第1页
古生物--整理_第2页
古生物--整理_第3页
古生物--整理_第4页
古生物--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生物--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化石: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2.标准化石:能够指示特定地质时期的化石3.指相化石:能明确指出生物生活时生存环境条件的化石4.地理隔离:只由于水体沙漠山脉的阻挡或遥远的地理距离等原因造成的隔离生殖隔离:居群之间由于基因型的差异使基因交换不能进行,包括生态隔离、季节隔离、行为心理隔离、机械隔离,杂交不育、不成活等5.生物演化总貌:•进步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发展•分枝性从少到多的发展•阶段性多次绝灭,多次复苏6.背景灭绝:地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一些生物灭绝,使总的平均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0.1-1/Ma)集群灭绝:在一些地质时期,许多门

2、类生物同时灭绝,使生物界灭绝率突然升高•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4.39亿年前前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后果:约有100个科的生物灭绝•晚泥盆纪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大灭绝 时间:3.67亿年前原因:气候变冷,浅水中含氧量下降后果:70%物种消失,海洋中无脊椎动物损失惨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最重大) 时间:2.5亿年前原因:气候变化or天体撞击?后果:物种数减少95%以上•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大灭绝时间:2.08亿年前原因:起因不详后果:灭绝程度相对较小,恐龙崛起•白垩纪-古近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原因: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地球后果:恐龙时代在此终结

3、7.沉积相:特定的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特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综合(沉积记录的物质表现)8.沉积组合: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背景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9.蛇绿岩套:是由代表洋壳组分的超基性—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枕壮玄武岩和远洋沉积(软泥,放射虫硅质岩)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10.小壳动物群: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包括软体动物门中的软舌螺、单板类和腹足类,腕足类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类型。意义:第一个广布的带壳生物群,完成了从无壳到有壳的

4、演化历程,是寒武纪的起点。11.澄江动物群:寒武系底部继小壳动物群之后出现的第一个多门类混生生物群。主要门类有海绵、腔肠、栉水母、节肢、鳃曳、叶足、腕足、古虫、脊索动物门、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门、星虫、毛颚动物及藻类。至2005年已描述160属,180多种,新种130个。最早发现于云南澄江(张文堂,侯先光,1985),寄主地层的沉积环境为正常-风暴浪基面之间,古纬度S11-18°,年龄520Ma。意义:是寒武纪初期生物大爆发的典型代表。12.瓦尔特相律——(JWalther,1894):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即可以根据相邻

5、沉积相在纵向上或横向上的变化预测其在横向上或纵向上的变化。13.岩石地层单位: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地层体,即以岩性岩相为主要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分级:群、组、段、层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具有相对一致的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且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建组条件:1)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2)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内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3)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4)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图(1:5万-1:20万)上表达)。年代地层单位定义:以地层的形成时限(

6、或地质时代)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它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某一时间片断内形成的所有地层体。生物演化特征是其划分的主要依据。两者关系:多数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不一致,或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与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斜交。这种现象称为岩石地层单位的穿时或时侵。划分: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代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14.双壳纲腕足动物门1、壳瓣两侧对称2、两瓣大小一般相等3、瓣分左右4、对称面位于两壳接合面上5、无肉茎孔6、同一瓣壳上有齿及齿窝7、有韧带及外套膜附着构造,无腕的支持构造1、壳瓣两侧不对称2、两瓣大小不等3、瓣分背、腹4、对称面垂直于两壳接合面5、有

7、肉茎孔6、齿在腹壳、齿窝在背壳7、有支腕构造,五韧带及外套膜附着构造15.化石保存的主要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16.脊椎动物的主要演化阶段:泥盆纪称为“鱼类时代”;石炭-二叠纪称为“两栖类时代”,中生代称为“爬行类时代”;新生代称为“哺乳类时代”•脊椎动物的演化第一步就经历了颌骨的演变,由早期的无颌类逐步演化出了有颌类•颌的出现使动物体的主动攻击捕食成为可能,变被动为主动•颌的出现是在鱼形类演化阶段完成•鱼形类的特点是:•终生水生、冷血、鱼雷形、鳃呼吸、自由活动•脊椎双凹,残留脊索,有各种鳞片•不具有五趾的肢骨,而具有发育的鳍,其中背鳍、臀鳍、尾鳍

8、,位于身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