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

ID:35991765

大小:6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9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_第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_第2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_第3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_第4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其他心理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资格证考试网www.hr199.com三、其他心理问题案例一(2004年12月真题)一般资料:李某,男性,17岁,高中学生。求助者主诉:三个月来怕脏而频繁洗手,吐口水,严重影响生活,也不敢住在自己的家里。求助者自述:三个月前父亲翻李某的抽屉,发现李某有一本印着女人裸体照片的杂志,批评了他。李某很不高兴,认为父亲不该擅自翻动他的东西,逐渐对父亲产生厌恶感,对父亲的动作,说话声音都反感,不让父亲动他的桌子和其他东西,嫌父亲脏,碰了他的东西都弄脏了,不让父亲进他(跟母亲)的房问,自己也不进父亲的房问,并反复擦洗自己的桌子,重复洗手,有时用舌头舔手,或向四周吐口水,以为可以去脏消

2、毒,以后怕脏的范围逐渐扩大,认为父亲碰过的东西都不干净,连筷子都不敢碰,吃饭需要母亲用长柄勺喂他,因母亲碰了父亲,连母亲都嫌脏。后来,认为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不干净,不敢住在家里,搬到亲戚家住,又因父母去看他,连亲戚家都不敢住,住到旅馆,结果被父母带来看病。心理咨询师了解情况:父母均为高级专业人员,家境优裕。独生子,系剖腹产,自幼体弱多病,由母亲照顾,母亲特别注意饮食及日常卫生。自幼与父母同住一室,7岁以后至今与母亲同住一室,父亲单住一房问,李某母亲个性强、急躁,在家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李某溺爱、迁就,父亲脾气随和,因工作忙,很少过问家务。李某长大后,较少与其交流,李某抱怨父亲

3、不够关心他,偶尔会和父亲争吵。进入高中后,李某成绩不理想,经常被父亲批评,导致父子关系不和,对父亲反感,嫌父亲管得太多,李某性格胆小、任性,依赖性强。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作为心理咨询师,您根据什么形成对求助者的初步印象?判断顺序是什么?答:(1)初步印象指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之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的大致判断。形成初步印象的依据主要有:①郭念峰教授提出的病与非病三原则a.主观世界与客现世界的统一性原则;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e.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病与非病三原则是区分心理异常与心理正常的重要标准,只要求助者的

4、心理或行为活动违反了其中的一条原则,就可以认为其心理活动是异常的。②自知力(求医行为)标准自知力指求助者对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重性精神障碍的患者通常对症状的自知力丧失,不主动求医。而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则自知力良好,有很强的求治愿望。一般心理问题以及严重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对症状也有自知力。因此,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力以及求医行为,来判断求助者是不是重性精神障碍。(2)对求助者形成初步诊断的判断顺序应该是从重到轻,由粗到细。具体来说,应该是首先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判断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属于异常还是正常。如果属于心理异常,则应根据自知力标准,判断求助者是属于重性精神障碍还是神经症。

5、如果属于心理正常,则应考虑情绪反应有无泛化,最初刺激的强弱,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在确定求助者问题的性质之后,再根据求助者的典型症状进一步判断求助者属于哪一类精神障碍、哪一类神经症等等。资格证考试网www.hr199.com2.您对李某的初步诊断中。其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根据案例描述,李某的初步诊断是强迫性神经症。其主要问题包括:(1)强迫观念。求助者认为父亲脏,碰了他的东西都弄脏了;认为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不干净。(2)强迫动作。求助者反复擦洗自己的桌子,重复洗手,有时用舌头舔手,或向四周吐口水。3.李某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分类加以说明。答:根据案例描述,

6、李某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其性格胆小、任性,依赖性强,对父亲的反感。分类说明如下:(1)社会性原因①父子关系紧张。李某抱怨父亲不够关心他,偶尔会和父亲争吵。进入高中后,李某成绩不理想,经常被父亲批评,导致父子关系不和,对父亲反感,嫌父亲管得太多。②母亲溺爱。其母亲对李某溺爱、迁就,使李某任陛、胆小、容易产生强迫性症状。③7岁至今与母亲同住。求助者母亲特别注意饮食及日常卫生。(2)生理性原因①体弱多病。②青春期。(3)心理性原因求助者性格胆小、任性、依赖性强,很难与父亲进行交流,从而使父子关系紧张,对父亲产生厌恶之情。所以,李某的性格加上与父亲的冲突,对父亲反感,泛化到对与父亲

7、有关的一切东西都反感。4.本案例提供的资料对于制定咨询方案来说,还缺少何种资料?请补充并说明理由。答:本案例提供的资料对于制定咨询方案来说,还缺少以下资料:(1)求助者本入对问题的认识以及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求助者本人对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心理咨询师对其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这对于制定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有影响;求助者想要鳃决的问题,直接影响达成的咨询目标,因为在确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时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在现实中。有时候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目标不太一致,虽经双方讨论,但还是难以统一,这种情况下。应以求助者的目标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