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

ID:35989094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_第1页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_第2页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当•斯密作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所提出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亚当.斯密也是一个思想深刻而细致的伦理学家,其成名作是17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也正是其生前出版的也是其一直致力修订的这两部著作,留下了一个在经济学史上争论不断、历时长达百年的问题,即“亚当.斯密问题”。  一、何谓亚当•斯密问题  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最早是由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他

2、们认为,亚当•斯密的两部传世著作存在着相当大的对立和不一致性。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同情或利他,而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利己或自私,由此造成了对立和分歧。  具体来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利己的命题,“各个人不断的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各自的打算

3、。”也就是在斯密看来,发展或者需要是出自于利己,既然凡事要出自利己的思考,那么在行为前势必要盘算,要比较,要衡量,“经济人”的假设则自然而然,尽管现时的学者们提出“自私”和利己是不同的概念,在这里我们不想纠缠于对此的分辨,从斯密的行文来看,“经济人”意味着主观上要以自我为中心当不会有异议。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人是什么这一命题,并加了下面这样的副题:“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对他周围的人们的行动及性格,而后对自身下判断时的原理,以及旨在分析这一原理的讨论”。斯密提出,“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

4、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员。”而且,“为了这个大团体的利益,人人应当随时地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微小利益。”即其核心命题在于人们不仅仅是出于利己心谋求自己的幸福,还有一种利他的心。这就是说人虽然是利己的,但他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们对他人的命运关心,这种关心就是同胞感情、同情。这是道德的实体。在这里提出了道德人的命题,经济利己“经济人”与道德利他的“道德人”会不会发生冲突,很明显,对于真实的人而言,他是不断的在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冲突中进行选择。这可能就是亚

5、当•斯密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言必称“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尤其是在财富差距逐渐拉大的今天,利益的冲突成为一个显性的而且经常发生的,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践命题:以追求财富最大化为目的的利己的经济人,与关心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利他的道德人发生冲突时如何消解,即消解利己心与利他心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缔造一种共赢,以避免出现一种精神分裂式的人格危机。  二、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理论  所谓的斯密问题,笔者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要必然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关于“人”的问题。其实很多思想家都提出了类似问

6、题,如十七世纪中叶的霍布斯,以及与斯密同时但比斯密成名早的休谟那里,其实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目的就在于揭示人是什么的命题,不过问题就在于从经济学视角得出的“经济人”,与伦理学视角得出的“道德人”如何协调?  在斯密看来,主要是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完成的,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富人虽贪得无厌,“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部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

7、资料。”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在利己心的驱动下,经济人的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倾向能把资源尤其是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恰当配置到最能获利的地方,而这也是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因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在这里,“一只看不见的手”成了连接“经济人”与“道德人”,“利己心”与“利他心”的桥梁,也是其要解决“人”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在斯密的著作中,把“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为一种自然的、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但这个神秘的力量或者说这只“手“究竟是什么?斯密并未对此作出

8、明确的解答。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解读。  有的学者认为,“看不见的手”的实质,即其本体是市场机制,进一步讲,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这也是较为流行的一个观点,对于这一观点,也有学者认为把经济规律作为“看不见的手”,失之过宽。给出的理由是经济规律并非一条,是它们一起发挥了“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呢,还是其中一条发挥了相关功能呢?而且经济规律在促进个人、他人、社会的共赢方面又是如何运作的?都缺乏必要的解释,该学者进而给出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