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81838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2
《教育管理论文:论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与柔性管理的契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教育管理论文:论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与柔性管理的契合摘要:职业理想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效,柔性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势在必然。本文从解读柔性管理和职业理想教育入手,寻找柔性管理和职业理想教育的契合点,试图从柔性管理的角度来探讨职业理想教育。关键词:柔性管理;职业理想;教育一、柔性管理与职业理想教育柔性管理(FlexibilityofManagement)是上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中“行为科学”派提出的一种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传统的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倡的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更注重被管理者在组织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特别强调管理要调动、激发管理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强调管理是一种在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前提下对人性的激发而形成的一种被管理者的自律性行动。从其含义分析,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从管理者的视角来看,“柔性管理” 要求管理者不是依靠规章制度、组织职权进行程式化管理,而是依靠激发被管理者的兴趣、感情和精神等等一系列柔性化的非强制性的方法,把各种组织意识和被动的服从意识转变为被管理者自觉服从行为的一种工作方式。究其本质,柔性管理是一种以达到人的自觉性行动为最终目标的管理。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作出的想象和设计。职业理想教育是通过理性的推演和经验的证明,让学生认识职业在人生历程中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目标,并决心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可以说,理想是人前进的原动力,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既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更突出了高职院校鲜明的职业特色,对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乐于从业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一份关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调查显示,有70.2%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是无奈的选择,67.8%的学生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有45.9%的学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就读,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大学生活感觉无聊,有32%的学生认为“看不到理想”等等。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等原因,学习动力不足,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缺乏信心,更缺乏合理的职业理想。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以职业理想教育为抓手,运用柔性管理理论,拓展高职德育内涵,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柔性管理与职业理想教育契合的意义 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柔性管理包括心理管理、行为管理、环境管理、形象管理等内容,贯穿于这些内容中的还体现着内在重于外在、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等一系列基本原则,这就要求管理者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握被管理者的心理规律和内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柔性管理活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实质上就是通过对学生实施人性化教育、人性化培养,达到隐性育人、环境育人的效果。因此,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职业理想教育则紧紧围绕职业认知教育、职业情感教育和职业目标教育,使学生热爱所学的专业,向往未来的职业。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实际上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信息,学会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职业理想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分析自我,认识职业,了解社会,使他们的职业理想逐步系统化、科学化,并开始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奋斗,这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上也体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和要求。2.符合高职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柔性管理立足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同时“注重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个性” ,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更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允许学生有个体差异。高职学生生源的复杂性,本身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求知欲望相对较低、学习期望和成就动机相对较低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的一些成见等等,要求高职学生工作管理中更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所以,柔性化管理符合了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学生而言恰似一种能深入人心、触及情感的“柔软剂”,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高职院校鲜明的“职业”性决定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高职院校中,不论是教还是学,都围绕着“职业准备”,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联系在一起,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训为目标。实际上,学生从选择进入高职院校进入某一专业学习的那刻起,就是一种职业理想的初步确定,可以说,高职学生是一个渴望得到职业理想教育的学生群体,而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柔性管理,恰恰也符合职业理想教育的要求。 3.追求的终极目的一致。柔性管理注重学生的参与,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差异,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激励和提醒,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欲望。柔性管理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与职业理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把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到学生德育工作中,使高职学生达到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到自律,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因此,运用柔性管理更能改善职业理想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他们两者是方法和载体的关系,柔性管理是方法,职业理想教育是德育的一种载体,两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为了学生不断发展自己,提升综合素质。三、柔性管理与高职职业理想教育相结合的途径1.目标柔性化,提高职业理想教育实效。柔性管理理论的目标是柔性化的,追求一个合情、合理,各方面都基本满意的目标,强调在决策中寻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这符合高职学生的个人实际。高职学生生源复杂,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对多规格、多层次的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需要职业理想目标柔性化,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务实的教育来进一步提高理想教育的实效。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职业理想教育回归到学生实际需求而非传统的“高、大、空”教育,只要学生有所追求且他们所追求的既无损于他人又无害于自己,管理者应予以认可或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的职业理想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从不稳定发展到稳定,正确分析自己,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 2.信息柔性化,丰富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所在专业的情况,培养职业兴趣,职业与就业形势政策指导,敬业精神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择业观念。但是在“刚性管理”之下,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单一化的,往往是管理者刻意提供的,实行的是比较严密的信息控制。但是,在信息化时代,毫无疑问,只重视明确的、正式的信息传递网络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应该勇于接纳,放松对信息的控制,合理吸收、充分利用各种理想教育的信息,丰富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 3.途径柔性化,构建职业理想教育新体系。高职学生正处在职业理想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对社会接触的加深和对职业的进一步了解,他们已经能够对职业进行一定的价值判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职业目标,并开始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柔性管理理论主张组织文化,构造共同远景,以组织内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及行为规范来影响人、引导人和激励人。这样既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效果还更加持久和稳定。因此,运用柔性管理理论,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心态,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多渠道、多侧面的职业理想教育,将职业理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相结合,将职业理想教育与专业教学课程相结合,将职业理想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职业理想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职业理想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宣传,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重视激励作用,注重多途径地开展系统的职业理想教育。参考文献:[1]郑其绪.柔性管理[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2]吴绍禹.职业理想教育与敬业精神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3]丁雪辉.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体系建设初探[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3).[4]叶健.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生涯规划,2007(,8).[5]何建华.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理想教育途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