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

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

ID:35981312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_第1页
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_第2页
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_第3页
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_第4页
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进化观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收稿日期:2010-04-01作者简介:马跃敏(1971-),男,河南汝州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文学。马跃敏(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近代文学转型是一个重新确立中国文学体系架构的复杂过程,由进化论主导构成的文化语境成为影响这一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应对危机和对先进文学观的积极继承促使国人接受了改写进化论的策略,使之成为改良和革命的理论支撑,并在文学内在价值系统及内容和形式诸方面引发深刻变革。文学进化论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文学工具主义的策略失控,革命意识和全盘西化的思维模式等弊端也日益引

2、起学者的警觉。关键词:进化论;文学转型;语境;逻辑;思维模式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24(2010)06-0000-00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式、观念及内涵都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型,这是一个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时代要求新模式的求新求变为主导思想的复杂过程。晚清和五四这两个阶段逐步确立了文学现代性由器物到政体再到文化,由“救亡”到“新民”再到“立人”的价值体系架构。文学活动的诸种要素如作家、文本、语言、传播方式、读者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作家由古代的士大夫文人变为写作方式和心态都与之迥异的近代知识分子并成为一种职业。数

3、量极大丰富的报刊杂志成为主要的文本载体,小说逐步取代传统诗文占据了文学的中心舞台。文学传播方式也进入了工业生产和商业化的轨道,并导致读者由士大夫群体向广大的平民阶层转移。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潜在的决定了之后文学的发展轨道。直到今天,现当代文学碰到的诸多问题,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文学市场化的问题,文学的雅俗问题,现实主义文学主流问题,作家自主意识和如何吸收外来文化问题等,往往都能溯源到近代转型时的选择。所以,近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变革阶段,它选择文学发展方向的各种动因,由此形成的心理定势以及造成的各种影响,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而进化论对近代文学观念

4、转型内在机制的影响又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进化论构成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历史意识、文化语境和知识分子精神结构,它们作为文化语境的组成部分,对近代文学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明显的制约和影响。今天重新反思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性和文学观念转型的关系以及文学进化观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中的历史作用,无疑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内在机制与其所处的特殊社会语境关系密切。首先是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论是西方列强的入侵还是封建制度的腐败,不论是社会生活的动荡还是文化理念的崩溃,都决定了近代社会思潮只能以危机哲学为核心,而中国文学观念转型也只能

5、以应对和解决危机为第一出发点。先觉者把目光投向文学时,企望通过文学来改变社会性的麻木和愚钝,启迪民智,振兴国运,遂有“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等,人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文学纳入救亡的时代潮流之中。其次,强调文学关系着国家兴衰存亡,其本质与近代龚自珍以来的先进文学观一脉相承。从资产阶级维新时期的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到南社的柳亚子、陈去病、高旭,乃至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家邹容、陈天华,他们都继承了龚自珍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反对愚民政策,要求开启民智的启蒙精神;继承了龚自珍直面社会,批判现实的战斗传统。他们在文学理论与实践中呼唤社会改革,唤醒国民

6、自强意识,高扬文学“新民”的社会意义,就是把龚自珍以来致用的文学价值功能观体现在更为具体的觉世之中,是资产阶级文学观对封建传统文学观在价值功能上发生转型的重要标志。此种语境同时决定了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转型要从文学价值观基础理论的变动开始。恰逢“西学”大量涌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理论基础,为新的文学观提供了理论依据。改革倡导者以进化论来诠释中外历史上文学的生成演变,并逐步形成一种进化论的文学观,用来证明新文学观念合法性和必然性。由于进化的文学思想系统和文学史观,既能为“文学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又能为新文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方法,所以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冲创力。进化论首

7、先成为梁启超等人发动“诗界”、“文界”、“小说界”及“曲界”革命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梁启超亡命日本后,曾撰写《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等,把进化变革思想运用于各领域,认为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夫淘汰也,变革也,岂惟政治上为然耳,凡群治中一切万事万物莫不有焉……宗教有宗教之革命,道德有道德之革命,学术有学术之革命,文学有文学之革命”。[1]759本质上说,进化论作为一种概念体系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并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潮,不仅因其具有科学的理性形态,更重要的是它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内核在当时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契合了人们忧国救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