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作业.doc

文学理论作业.doc

ID:35979200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文学理论作业.doc_第1页
文学理论作业.doc_第2页
文学理论作业.doc_第3页
文学理论作业.doc_第4页
文学理论作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作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理论教程论文 题  目浅谈言与意的关系姓  名  普成潇         学  号 124030266       院、 系 文学院        专  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       指导教师 曹静漪         职称(学历)本科浅谈言与意的关系摘要:言意之辩始终贯穿中国美学和文学理论中。中国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关于言意的文学理论,但是注重通过作品认识文学,而作品最主要展现的形式还是言。因此言与意之间关系总是值得论证的。关键词:文学作品的言;言作为意的媒介;言与意的关系文学作为作家本人的审美体验的在现,或是对世界得反映,或是再现历史画卷等。

2、存在的形式有各种各种,可以通过口头的形式、网络、印刷等为载体存在。但都离不开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的客观事实。[1]那么文学的语言和生活中语言有什么区别。文学也是艺术,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因它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因此它语言的性质也随之变化,马舍夫斯基在《艺术语与实用语》一书中做了解释:“在日常生活中,词语通常是传递消息的手段,即具有交际功能说话的目的是想对方表明我们的思想。”再有就是:“文学作品则不然,它们全然由固定的表达方式来构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特别注重词语得选择和配置。比起日常实用语言,它更加重视表现本身。”[2]文学是以语言为材料的艺

3、术,文学语言虽然在很大程度与日常语言使用相同的词汇和语法,但仍然还是有许多文论家对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做出了区分。[3]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言语要清晰,又不能流于一般”。[4]因此他主张多使用“奇异词”。托那么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托马舍夫斯基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一种特殊的艺术性言语:“文学是具有自我价值并被记录下来的语言。”[5]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当被作家记录下来时,显然它在生活中传递信息或是表达意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它是承载着作家的审美体验且还肩负着传达作家不受时空限制的心灵感受。在文学作品中语言即使是一句平庸流俗的话,

4、放到整个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出了作家的自我价值的感受。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结构学的内容了。比如诗,同样的话语,不一样的排列,给读者不一样的期待。即这样的排列让语言有了节奏,既然拥有了这样的节奏,那么读者的经验在提醒读者,就使得读者有了诗的期待,这样的语言也就有了不一样的韵味。当然也有朱光潜先生提出的:“诗里有一个形式化的节奏,我们不能否认;不过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读者与作诗者都不应该完全信任形式化的节奏,应该设法使它和自然的语言节奏愈近愈好”。[6]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从结构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文学作品。用结构主义的眼光来研究文学作品,就会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内

5、在的一种限制,一种用语言构建起来结构。这样难免视角会受到辖制。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的言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它的本质中少不了语言这个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中国通过作品来看文学,力求从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经验研究出文学的本质。正如中国台湾学者王梦欧所说:“中国人不但爱好文籍而已,而且爱好具有文学性的记录。这就说:中国人无论记录任何重要的生活行为,感情思想,都很讲究那点文学性,所以自古流传下来的许多哲理教训,生活记录,皆无异于文学作品,因此较早时期的文学批评,亦是面对着这广义的文学作品而作。”[7]言意之辩始终贯穿中国美学,文艺理论中,这足以

6、说明“言”在文学本体的重要性。从作品本身研究文学,注重了语言,声音,技法,文体等形式方面的问题。皮亚杰《结构主义》里说:“一个结构所固有的各种各样转换不会超出结构的边界之外,只会产生总是属于这个结构并保持这个结构的规律的成分。”[8]。而这样的起始点。终究是以一种僵硬且不足的看法。结构主义更多体现的文学作品的建筑构架,而言与意之间的层层传递并没有体现被关注到。中国往往有很多关于言有意的说法,当然言意之说起于庄子。《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又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尽其言。”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得更为清楚:“夫

7、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象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想;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从这些看法中可以知道,言构建象,象承载意,而意又反作用更加具体的塑造了象。言、象、意,三者之间用互承互载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1953年发表的《镜与灯》一书中,归纳了西方文论中从古至今的四个文学理论视点,这就是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要素。意来源于作者本身对世界的审美体验,而作家在向读者传递意的时候,用语言来构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并不是简单地文字的堆砌。它包

8、含了作家对世界的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凝合。在作家与读者隔空对话中,作家正是通过言的表达向读者传递了他的意。此言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