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8294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36-司马迁《史记》的抒情特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35课司马迁《史记》的抒情特征褒贬人物,寄寓感概。司马迁在《史记》传记文学中的抒情内容很丰富,概括说大致有两类:一是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中表达自己的爱憎;二是在叙述或评价历史人物中寄寓自己的身世感慨。司马迁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历史上有过贡献的各种人物,上自帝王将相、官吏贤士;下至游侠、货殖、医生、倡优,都热情地加以讴歌。对其中一些政治、德行、学术尤为伟…大崇高的人则更表示热爱、敬仰,甚至寄托了自己的政治和道德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结合有关传主的生平抒发自己的身世感有两种情况:一是表明自己受辱不死、隐忍苟活是为了发愤写完《史记》,因而对历史上
2、遭遇不幸而能发愤有为的人物特别表示同情与赞许;二是经历过李陵失败前后公卿王侯的不同态度以及自己遭李陵之祸后交游莫救的事件,因而对历史人物的类似遭遇引起共鸣,对社会的世态炎凉、不合理的人际关系发出强烈的悲叹。司马迁自己有明确的生死观,他对自己“伏法受诛”或受腐刑之辱的结果及出路做了充分的比较与考虑:“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后也。”(《报任安书
3、》)。司马迁由于自己一生的经历极为痛苦,对历史上同样“隐忍苟活”而有作为的人自然容易理解并表赞许。司马迁赞扬这些人忍辱而有为,实是抒发了自己的胸臆。李陵之祸使司马迁对汉代上层社会的人际关系的阴暗面有了切身的体验。他对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认识自然加深并表示不满。“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侯皆上寿。”李陵“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而司马迁自己“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悲夫!悲夫!”(《报任安书》)司马迁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痛恨历史上那些以市道交的势利小
4、人,并把他们的丑恶嘴脸无情地加以揭露。如: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从现实与历史看到了上层社会人际关系势利的一面,深感可悲可叹。同时他从现实与历史中也看到了人际关系中相助的事例,大加称赞。司马迁认为“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他赞扬“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
5、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游侠列传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