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D3-L32-屈原的身世(一).doc

教学素材D3-L32-屈原的身世(一).doc

ID:3597825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32-屈原的身世(一).doc_第1页
教学素材D3-L32-屈原的身世(一).doc_第2页
教学素材D3-L32-屈原的身世(一).doc_第3页
教学素材D3-L32-屈原的身世(一).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D3-L32-屈原的身世(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32课屈原的身世(一)  屈原诞生在秭归。秭归是楚国最初建国的地方,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的先公先王,熊姓王族及其氏族分支的祖籍都是秭归。只要研究一下秭归的历史,便不会感到意外。  秭归是一片开化较早的土地。据考古新发现,早在一万年以前,人类便逐步脱离原始群,在秭归香溪河东岸的玉虚洞里穴居,相当于长阳人生活的更新世晚期。另据长江三峡考古发掘资料,在秭归茅坪镇徐家冲村境内的朝天嘴,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东距茅坪镇1.5公里,临江一段阶地上断面与沙滩相接。遗址长100米,宽20米,文

2、化层厚5米。  1985年10月,由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牵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俞伟超主持,并率领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长江流域部分省、市的考古工作者10多人,对朝天嘴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确认朝天嘴遗址为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是目前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陶器制作原始,器类简单,以釜、罐、支座等为代表。遗址中还发现了中国南方最早的彩陶艺术,如泥质红陶片,夹砂粗红陶片,多为绳纹。制造陶器的泥片贴筑方法,在中国制陶史上还是首

3、次发现。这些发现对探索大溪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说明至少在7000年以前,人类已在秭归境内开始了定居生活。证明长江流域跟黄河流域一样,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摇篮。  秭归又是一片古老文明的土地。殷商时代,秭归为归(葵)国所在地。《汉书·地理志》载:“秭归,归乡,故归国。”《后汉书·郡国志》也载:“秭归,本归国。”刘昭《注》引杜预说:“夔国”。《水经注》引宋忠说:“归即夔,归乡,盖夔乡矣。”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周成王封楚子熊绎以子男之田,居丹阳,秭归为古丹阳遗址之一。  约公元前9世纪中叶的西

4、周晚期,楚子熊渠的长子熊挚是一个残疾人,不能继位,熊渠封他别居于夔,作为楚国的附庸国,治所先在巫山,后在秭归。这便是历史上的夔子国,今秭归县香溪镇古名夔城,即夔子从巫山迁到秭归的驻地。周襄王十八年(前634),楚成王熊恽以夔子不祀楚国始祖祝融、鬻熊为借口,派令尹子玉(成得巨)、司马子西(斗宜申)率师灭掉夔国,把夔子俘回郢都,将夔子国的封地并入楚国。战国时期称归乡,《史记索隐》引谯周说:“归即夔之地,名归乡也。”秦属南郡。汉置秭归县,秭归之名从此见诸史册。置县的具体时间不说,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5、的行政区划“南郡领县十八,一曰秭归”为据,秭归置县至少有与公元纪年同样悠久的历史。  浦江清先生的“屈原故里郢都说”提出后,学术界依然像一春秋水那样平静,是什么原因呢?是党中央还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吗?是学者们认为这个问题没有争论的必要吗?已无从知道。人们也许这样认为:浦先生是做学问的人,他的“新说”只是一种见解,只是认为屈原不生在郢都“难以想象”,只是“用情理来推测”,并没有把话说死,多种见解并存是学术领域里的常事。此后40多年来,每隔若干年,都会有人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说一说,也就说说而

6、已。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创立“新论”,说“屈原生于江陵,姊归并非故里”。这是一个三人小组经过4年考证获得的“研究成果”,揭开了屈原生地的“千古之谜”。“这一结论已经写进新编《江陵县志·屈原传》”,使该志成为“我国惟一详细记载屈原出生地的史志书籍”。还出版了一本《屈原生地论集》的小册子。关于屈原诞生地问题的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终于有了结果。  遗憾的是,人们并不因为有了这项“结论”而改变观念。1999年6月17日,由中国屈原学会、湖北省屈原学会等单位发起,邀请国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在屈原故里秭

7、归举行20世纪最后一次“屈原文化研究会”,也是在秭归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性“屈原学术讨论会”。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与会祝辞,依然认为屈原故里在秭归。褚斌杰先生说:“1999年中国伟大诗人屈原学术研讨会,即将在秭归召开。这是在世纪之交我们举办的最后一次盛会,并且能够十分荣幸地在诗人的故里举行,这就分外地使我们感到亲切、振奋和意义重大。”于是“新论”创立者们开始怀疑他们那项“结论”的科学性了。他们匆匆忙忙于2000年端午节又将10年前的“研究成果”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做了个二次“结论”。这就有点

8、令人费解。历史研究贵在用科学态度探索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宜过早地下“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