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7893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17-张爱玲散文的世俗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库第17课张爱玲散文的世俗性对于认识张爱玲而言,观其抒写俗世“流言”同演绎人间“传奇”同样重要。如果说,后者作为其复杂隐秘心理的呈示有咀嚼不尽的意味,那么前者恰为我们提供了走近那扑朔迷离心灵的一条通道。当我们阅读着张爱玲的散文,就感觉到她生命的“窗子”在徐徐开启,越过时空的阻隔和心理的距离,看到一个“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的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张爱玲自称一身俗骨。她的散文,如果就其表征而言,的确是绝对世俗化的:她写俗生活、俗女人、俗艺术,一切都俗到了家,似乎并无雅致可言,但我们却从中
2、读出了她的优雅、她的透彻、她的智慧。究其原由,在于张爱玲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具备了一种“天然的化解功能”,善于把“学理融化于世俗,让世俗闪耀出智慧”。从而使她的散文在“俗”的背后潜藏着“奇异的智慧”——以理性之光穿透人生百态,审视女性本体,参悟艺术真谛,并臻于化境。身受上海风熏染的张爱玲对都市的俗世生活有着特殊的感受。徜徉在张爱玲的散文世界,满目皆是对俗人俗事、俗欲俗趣的细细描摹。无论是“少作”《天才梦》,还是名声大噪时的《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中国的日夜》,乃至后期的
3、《草炉饼》,处处表现着作者对俗世生活有情有味,有质有感地把玩、品评,渗透了琐屑人生、庸常生活中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张爱玲甚至毫不避讳她的俗欲:《烬余录》里写香港陷落后首先满街找寻冰淇淋和嘴唇膏,甚至步行十来里路吃一盘昂贵的、里面全是冰屑子的冰淇淋,以满足“口之欲”;《中国的日夜》则是在上海沦陷区街头听到一段“入情入理有来有去的家常是非”的昆曲,而觉“耳朵如鱼得水,在那音乐里栩栩游着”,满足了“耳之欲”;《《传奇)再版序言》:“出名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则更直接、截然地表现了急切的“
4、名之欲”。仔细品嚼这种种“欲望”,它泄露了张爱玲迫不及待要抓住“现世”的心念,这种对“现世”欲望的追逐,极具世俗化和市民性——实际,近利。原汁原味的世俗生活,丰盈充沛的情趣,张爱玲的散文体察入微的是普通人生的安稳,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流程中以审美的眼光尽情地品味、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强烈的现世精神和世俗关怀,达到了生活方式和情感追求的统一,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统一。这种对凡俗人生的书写,与“五四”时代“唯庸夫俗妇才识得真理”的平民意识相近似,与新文学倡导的“人的文学”亦有契合点。但“五四”时大多数作家囿于
5、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熟过烂和历史的限制,他们无论怎样努力地表现平民生活、趣味,甚至用心揣摩平民的心理,终究和平民生活“隔”着一层。譬如林语堂和周作人,都热衷于表现俗常生活,但前者多了份游戏人生的名士气,后者又少了份人间烟火味而显得过于雅致。张爱玲是真正专注于世俗生活的纷繁,她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亦新亦旧,既中又西),以及现代都市生活的长期浸淫,使她能用多只“眼睛”看生活,达到对世俗生活的贴心贴肺的表现,并包孕着丰富的经验愉悦。选自罗华《世俗闪耀出智慧──张爱玲散文品格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
6、2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