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6754
大小:70.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2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要点十讲专题08诗歌选择题技巧6语言特色分析有误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08诗歌选择题技巧(6)语言特色分析有误一、选择题考点突破l语言特色分析有误【典例示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其一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二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④传闻:一作“波间”。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B.“凭
2、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C.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D.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答案】D【解析】其一直抒胸臆,直陈问题,语言并不含蓄。突破方法:①初读过程中注意整体感知诗歌语言特点,明确诗歌主要以哪种表达语言为主(是抒情、议论还是其他),进而结合诗句体会语言特色。②注意对诗歌语言特色的概括词。【例题精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送李端卢纶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
3、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B.“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C.“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
4、无穷。【答案】1.B【解析】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鹭鸶鹭鸶①杜牧欧阳修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注]①此诗作于庆历五年初冬,当时作者被贬滁州。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次句写鹭鸶在溪水中捕食鱼虾,清澈的溪水映衬着它们那洁白美丽的身影。B.杜诗三四句,远近结合,以远方碧山为衬,用梨花作喻,境界开阔,引人遐思。C.欧诗前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滩浪的巨大声势,都用了比喻手法。D.两首诗都写鹭鸶,杜诗笔调轻快,而欧诗笔调婉约
5、,都呈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答案】2.D【解析】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甚:太。④征求:指赋税征敛。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B.颔联使用设
6、问的手法,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D.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答案】3.A【解析】【反馈检测】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又呈吴郎①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③真。已诉征求④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
7、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甚:太。④征求:指赋税征敛。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和颔联叙写作者以前放任邻妇扑枣,是因为这位妇人生活贫困,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B.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内心的提心吊胆。C.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D.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
8、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