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

ID:35974953

大小:28.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_第1页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_第2页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_第3页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_第4页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___刘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2011.3.23一,战后日本的政治制度二,日本的政治文化三,如何评价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一,战后日本的政治制度•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一)立法制度•由众议院和参议院构成•众议院权力大于参议院•国会有立法权、对政府的财政监督权、条约的批准权、内阁总理大臣的提名权、国政调查权、对法官的弹劾裁判权等。•国会的常会每年召开1次,众议院被解散时,参议院也同时闭会。(二)司法制度•司法独立•法院组织

2、系统分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两类。最高法院享有最高司法审查权,对国会和行政的决定和行为进行监督。•下级法院分为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三)行政制度•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和分管各省厅的大臣组成。•日本政府实施行政改革后政府机构为1府12省厅。(内阁府,总务省,法务省,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环境省,防卫省,国家公安委员会)(四)政党制度 •多党制•55年体制:自民党单独执政、保(执政党保守:自民党)革(革新力量:在野党社会党、共产党、公明党)对立•自由民主党内部派系

3、林立,派系协调与竞争从未间断,但主要分为主流派(重视经济发展、对军备消极)和反主流派•冷战后,社会党消失、自民党分裂,出现向两党制发展的趋势(五)选举制度•保障普遍选举、秘密选举,以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为形式•双选举制度:小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小选区制(对大党有利):将全国分为300个小选区,各选区选出1名国会众议院议员。•比例代表制(照顾小党)选民给各党派投票,按照得票率的百分比分配席位。(六)地方自治制度•地方自治的职权包括:地方财政和地方财产管理权,地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权,课税权、警察权、统制权等行政执行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制定地方

4、条例权等。•自治机关由地方行政机关和地方议会组成。各级行政首长和议会议员均直接选举产生•虽然宪法和法律限制中央对地方的统制监督权,但中央可通过向地方分配国税、官僚组织间的上下关系等对地方施加影响、监督和指导二,日本的政治文化(一)基于“和”的“众议”(二)集团性协商(三)对“空气”(氛围)的重视(四)日本式决策(五)对现实、秩序的顺应与执着(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一)基于“和”的“众议”•“以和为贵”→政治追求平衡甚于强调原则,妥协甚于坚持,合作甚于竞争(特别是理论争论)•“众议”=“万机公论”→民主的传统?(二)集团性协商

5、•强调协商、不注重服从多数→从对立的两个主张之间平衡(感情优先,密室商议,事先私下工作,模棱两可理解为民主),意见不和时倾向于“多数不决定”•对原则和原理的回避、消极态度→如果明确原理原则,会使人感到非常大的来自权力的压力(少数服从多数反而被认为是不民主的)(三)对“空气”(氛围)的重视•日本式“黑幕”:不对决定本身进行操纵,而是操纵酝酿进行决定的“空气”(氛围)——事后无法证明有教唆、有共谋→没有、无法追究责任者,如果追究反而会感到不正当战争责任:“我反对战争”——大家都反对——开始注意时战争已经开始了→谁承担战争责任?(四)日本式决策•单

6、独表决会被认为是“恶”,此时不进行表决会受到赞赏•不仅仅追求全体通过,还有在表决前制造出可能全体通过的空气(氛围)•事前工作决定性的重要(协商、密室政治)•即使全体通过,也有可能因“现在气氛不同了”而不予执行(五)对现实、秩序的顺应与执着•将制度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倾向•对秩序的顺应(日本式协商的出发点)政治问题是天地变异→与天地变异无法“交涉”→因此人应根据当时情况通过自身“转换思维”顺应变化→+如果天地变异“空降”了民主主义,也要转换思维加以顺应→→只要将已经建立的秩序正统化,并对应之就可以(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大众

7、缺乏对权力进行抵抗的传统统治者对权力的自我抑制与对弱者的恻隐(武士道)+被统治阶层不触及统治构造•在面对“外压”时内部的合作•社会性的“委托上峰”“拜托他人”的传统→日本的民主主义不是自下而上、而是从上至下的民主主义三,如何评价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能否持续?是否是舶来之物?是否脆弱?•日本战后的民主制度离美国最初的设想还有差距吗?差距有多大?•国民的民主意识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国民的普遍政治冷感是不是代表了他们对民主制度缺乏认同?(一)战前日本有没有民主制度?——大正民主•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制定宪法(1889)、建立议会(1890)的国

8、家。1925年给予不纳税者选举权(英国1918年)《普通选举法》。•自由民权运动•天皇绝对权威下的君主立宪性质•大正民主:对天皇主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进行民主主义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