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1176
大小:196.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精彩不容错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彩不容错过课堂是一面镜子,许多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看个究竟。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新课程呼唤丰富、生动、过程化、富有活力的精彩课堂。可是,在使用实验教材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教材由于篇幅限制,有一部分内容编写得较为简洁,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该如何把握,如何不让精彩失之交臂呢?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选择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镜面对称”这一内容展开了实践与研究。一、教材,因教师的研读开发而精彩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得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目前
2、正在进行的课改实验,既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过程,又是对教材的验证、改进的过程。我们认识到:现行教材不再是学生们从事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它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结构。确切的说,现行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研读教材时,应当关注数学内容及表现形式,特别是要关注教材内容的本质,形成教材的整体观和教学的系统观,做到有的放矢。开发教材是根据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以教材为中介重新组织教
3、学的创造性的过程,这种创造不仅完善了教学,也丰富、充实了教材。开发教材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需要,也是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教材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认真研读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适当地开发教材,是成就课堂精彩的前提条件。(一)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确定课题和教学目标确定课题和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见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9页)。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
4、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等等。接着,让我们翻开教材看看吧!(见图1)教材并没有涉及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名词,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
5、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下面的“做一做”呈现的是照镜子的活动,意图是通过镜面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我们面对的将是二年级的学生们,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已经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正在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学习《镜面对称》前,我们预想到学生们可能会对镜面对称特征的感知、描述有一定的困难。
6、因此,结合以上多方面的考虑,决定将课题确定为“对称”,并在辅助板书中注释:“镜面”。这样既凸显了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又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镜面对称,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让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中的对称美。”(二)巧用教材信息资源,构思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主要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时间的分配。教学中可以借鉴教材提供的知识的呈现方式来确定教学程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条件对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恰到好
7、处的改动。从本课教材来看,教材呈现的内容有限,例题两幅图,“做一做”两幅图,练习3题(包括思考题),文字内容极少。怎样将简洁、静态的教材设计成丰富、生动、过程化的40分钟的有效课堂?这无疑给教师们出了道难题,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施展身手的空间。著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初探》一文中提出:“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具有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
8、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