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64420
大小:2.2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28
《赤道原则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赤道原则讲义什么是赤道原则?此外,赤道原则还强调银行在放款后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实施持续性监测,并定期披露银行的赤道原则实施情况。“赤道原则”是如何诞生的?包括荷兰银行(ABNAmroBank),巴克莱银行(Barclays)、西德意志银行(GermanBankWestLB)在内的9家银行以及国际金融公司(IFC)参加了会议。会上,参会各方考虑到会议举办地点为格林威治,并且格林威治是地球的本初子午线,环绕地球,所以将该金融行业基准命名为“格林威治原则”。2003年5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Dusseld
2、orf)召开的“格林威治原则”第三次会议上,参会银行一致希望该金融行业基准不仅仅是代表北半球的呼声,而应当是一项全球性倡议,而赤道似乎更能代表这种平衡。所以,“格林威治原则”变成了“赤道原则”,并延用至今。2003年6月4日,包括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在内的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宣布采纳并实行赤道原则。2006年2月-6月,根据IFC绩效标准修订情况,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对赤道原则进行修订,把赤道原则从行业方法上升至行业基准的高度。2005年11月,南非莱利银行集团成为非洲第一家承诺采纳
3、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2008年10月31日,本行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68家金融机构承诺采纳赤道原则。赤道原则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赤道原则对企业和社会有什么影响?赤道原则要求采用更加体系化、科学化的工具对融资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进行评估、管理及监测,辅助借款企业建立起一套完善且有效的内部环境与社会管理体系,从而确保项目对劳动安全、环境、当地社区、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不会产生无法逆转的消极影响;同时,对于那些破坏当地环境,影响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赤道银
4、行将不再给予融资支持。因此,赤道银行在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可以最终保障当地社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借款人项目社区金融机构辅助借款人建立和完善内部环境与社会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识别并管理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保障项目获得长期稳提升借款人获借鉴国际同业提高企业劳动提高银行风险得国际金融机良好做法,改进处理工艺。工作条件防范能力,从“规避损失”转变为“创造价值”。构的认同度,谋求更大发展
5、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降低项目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打造优质金融产品,提高品牌价值,以此提升银行专业能力,实现长远发展。空间。环境与社会绩效管理成本。带动社区其他业务领域的溢出效应。扩大银行市场份额,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将模糊标准具体化,促进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声誉。推进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和盈利模式转变。作为中国国内最早关注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之一,本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作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加强实践探索,在中国首家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并首创能效融资,积极发展
6、碳金融业务,多角度开发可持续金融产品,通过提供卓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发挥影响力,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立志做大做强“绿色银行”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2009年6月4日,在由英国《金融时报》(FT)和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举办的2009年度“可持续银行奖”评选中,兴业银行获得“年度可持续银行奖”和“年度新兴市场可持续银行奖”两项提名,并最终荣获“年度亚洲可持续银行金奖”,成为我国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同时也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荣获“可持续银行奖”提名,
7、并二度获奖的金融机构。图为IFC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拉尔斯·特内尔(LarsThunell)先生向兴业银行代表副行长康玉坤先生颁发奖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政策本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声明:本行将持续关注信贷业务中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以一种“有益于”环境与社会的方式来努力发展融资业务,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业务拓展,坚持追求经济效益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重。本行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的承诺:严格遵守我国环境与社会相关法律规范,依法合规经营。努力将资金投向于那些有利于识别和解决经济、环境
8、与社会风险的可持续项目,积极倡导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并不断完善金融工具。积极帮助对可持续发展持有同样观点和承诺的业务合作伙伴解决环境与社会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帮助公司客户完善环境与社会管理体系,向零售客户提供环保相关金融投资产品等。努力建设节约型银行,在内部管理上推动节能减排降耗行为,在企业文化上倡导环境与社会风险意识。持续关注并不断改进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和信息,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保证本行环境与社会管理体系的充分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