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

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

ID:35945912

大小:2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6

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_第1页
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_第2页
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_第3页
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_第4页
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能指导小学生教育有效朗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作者姓名:栗亚莉工作单位: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联系电话:13708881635【文章摘要】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的问题。【关键词】小学生朗读有效指导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

2、节,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反思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和听课时我发现小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一些弊病,比较常见的有:朗读时“多字、漏字”;朗

3、读时“唱读”;读破句;“一字一顿”,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轻重不分,过于平淡……针对朗读时存在的种种弊病,我试图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重讲轻读,重问轻读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问的太多,课堂上唯恐学生不懂。拿到一篇课文,教师就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逐字逐句地理解和分析,提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疏通课文情节的需要。课文分析完了课也上完了。由于问题过于琐碎,就导致了无意义的满堂问,满堂灌。这样,学生课堂上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对于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

4、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去品味感受,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目的不明,要求不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老师已经开始重视朗读训练,但有的由于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所以课堂上设计的一些朗读只是随意性的“滥读”。例如我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上《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中“我”与小外甥“对诗”时的片段,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诵的对象,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留下了不少佳作,“我”和小外甥对诗了呢,请大家自己练习,把这部分内容读好。(生自由练读)师:读好了吗?同桌练习对一

5、对诗。(同桌练习)师:哪一桌愿意试一试?(一桌学生读,做到正确、流利,但是对诗的感觉没有读出来,“我”与小外甥的性格特点也没有表现出来)师:读的不错,还有哪一桌也来试一试?(又一桌读)师:还有想读的举手!(学生很踊跃)男生扮演“我”,女生扮演小外甥,我们都来对一对诗。(看起来,男生女生读的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但是既没有读出诗句的韵味,更没有读出人物的特点。)师:读的真好,一二两组扮演“我”,三四两组扮演小外甥,再对一次!(全班被分成两大组,再次对诗)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看起来在指导学生朗读,但缺少的恰恰是指导,教师仅仅是在布置任务,至于

6、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合理的建议,没有巧妙的点拨,没有必要的示范,有的只是反复地读,机械地重复。在我听到的一些课中,有的老师仅仅把朗读当成装饰品点缀一下,或为了老师的提问而读,仿佛不读一下,提问就不能体现启发性;或是预定的教学内容已讲完,可还没有下课,为了凑时间而毫无目的地读……同时,有不少教师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教学中往往要求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很难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3.评价欠妥,导向不当。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导,也没有组织学生就朗读情况进行自评或是互评,教师自己也只做了两次评价:“读得不错

7、!”“读得很好!”“不错”、“很好”这样笼统模糊的评价,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声音大了就是好,朗读整齐就不错,才有了后来读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可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仅要给予真实、具体的评价,让学生真正指导好在何处,不好在哪里;而且要通过提示性的评价,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实现心灵和情感共鸣。4.指导无方,效率不高。朗读的方式和方法,是与语言的情境和情感密切相关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文,朗读指导中都要考虑语言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情感。仍然是上面的案例,执教着似乎就没有考虑语言情境,也没有考虑语言情感。《望月》中的“我”是一位

8、中年人,而小外甥还是个活泼可爱、富于幻想的孩子,念诗的语气语调当然不会相同,二人在对诗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会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