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

ID:35941288

大小:149.2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26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_第1页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_第2页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_第3页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_第4页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2.1工程位置22.2结构型式22.3地质、水文条件22.3.1地形与地貌22.3.2气象条件22.3.3地震烈度32.3.4工程地质32.3.5水文地质43车站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现况53.1地面交通及建筑物53.2地下构筑物及管线63.3工程特点与重难点工程83.4工程重点93.5工程难点及施工对策124施工区域管线保护方案134.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34.2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145周边建筑物保护方案145.1影响建筑物安全的因素分析155.1.1基坑开挖施工155.1.2围护结构渗漏水155.2对建、构筑物采取的保护措施

2、155.2.1施工措施控制155.2.2加强施工监测,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控制基坑变形166、管线及周边建筑物保护安全管理组织17标准文档实用文案1编制依据1.1成都地铁7号线武侯双楠站地质勘察报告。1.2成都地铁7号线武侯双楠站设计文件。1.3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调查资料。2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武侯双楠站位于武阳大道与武侯大道交叉路口以北,沿武阳大道道路偏西侧呈南北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27+534.000。2.2结构型式武侯双楠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矩形框架结构,车站总长501.4m,标准段宽度为20.1m,岛式站台长140米,站台宽11m。车

3、站顶板覆土2.9~3.7m,车站主体基坑开挖深度约16.5m,盾构井处基坑深度约19.0m,附属结构基坑深度约为9.4~9.9m。本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为柱列式灌注桩,桩间采用网喷混凝土防护,基坑设置钢管内支撑。车站附属工程:共设4个出入口(A出入口顶出)和1个紧急疏散出入口、2组风亭,并预留5个物业开发出入口及1个物业开发风亭。出入口均沿道路两侧布设,2组风亭设置于车站的东侧,位于跨线桥下方。2.3地质、水文条件2.3.1地形与地貌本站位于川西平原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地貌单元,属侵蚀~堆积地貌,地形开阔、平坦,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2.3.2气象条件成都

4、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雨量947.0mm,年降雨日104天,最大日降雨量195.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4.1%;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228.3h,只有28%的白天有太阳;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8m/s,极大风速27.4m/s(1961年6月21日),主导风向NNE。2.3.3地震烈度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成都平原处于我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西褶带

5、的西南缘,界于龙门山隆褶带山前江油~灌县区域性断裂和龙泉山褶皱带之间,为一断陷盆地。该断陷盆地内,西部的大邑~彭县~什邡和东部的蒲江~新津~成都~广汉两条隐伏断裂将断陷盆地分为西部边缘构造带、中央凹陷和东部边缘构造带三部分。7号线工程主要位于中央凹陷与东部边缘构造带交界部位,所处区域基本被第四系厚层~巨厚层砂卵石土或粘性土地层覆盖。成都市区距龙泉山褶皱带20km,距龙门山隆褶带50km,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地震资料显示,市区一带至今尚无强震记录,仅受周边50~100km以外的远震影响,其影响烈度不过6度左右。1933年迭溪7.5级极震,1958年北川

6、6.2级强震,1967年双流籍田5.5级中强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极震,1971年新都3.4级弱震以及2008年汶川8.0级极震均未对市区造成破坏性地震灾害。两千多年来,成都城址从未变迁,地壳稳定性良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7号线工程通过地区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本工程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2.3.4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7号线工程地表第四系堆积层广泛分布,沿线大部分地段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覆盖;在Ⅰ级阶地其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7、(Q4al)粘性土,透镜状分布粉土、砂土、含大粒径漂石卵石土;再其下为上更新统(Q3fgl+al)含大粒径漂石卵石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2)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⑴液化砂土沿线Ⅰ级阶地区域透镜状分布的粉土、砂土,部分为液化土,液化等级轻微~中等。液化砂土一般埋深浅,土层较薄,分布范围较小,位于主体结构底板以上,对地下工程影响较小。⑵膨胀岩沿线下伏的灌口组紫红色泥岩(K2g),属易风化岩,软硬不均,具有遇水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的特点。根据既有工程资料显示,属膨胀岩,一般具弱~中等膨胀性。2.3.5水文地质标准文档实用文案1)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

8、渗透性按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