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精华,国学经典

儒学精华,国学经典

ID:35931534

大小:5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25

儒学精华,国学经典_第1页
儒学精华,国学经典_第2页
儒学精华,国学经典_第3页
儒学精华,国学经典_第4页
儒学精华,国学经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学精华,国学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儒学精华,国学经典--“四书五经”简介与名言名句集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2、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

3、《易经》《春秋》五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四书五经***——***国学经典***——***哲者智慧***——***《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13格

4、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名言名句: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

5、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4.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第三章)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8.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

6、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第十二章)10.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11.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第十六章)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第十七章)***——***四书五经***——***国学经典***——***哲者智慧***——***13《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

7、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名言名句: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2、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第六章)3、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第六章)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6、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

8、物之性,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