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30218
大小:230.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4-25
《半个世纪圆一个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半个世纪圆一梦_____中国汽车工业创建历程回顾(征求意见稿)汽车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1886年德国工程师本茨研制成的四冲程发动机,装在三轮大车上进行试验,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德国曼海姆街上露面。此后,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运载工具,在欧洲日益发展起来,逐渐形成汽车工业。汽车首次进入中国是在1901年。当时匈牙利人李恩时将欧洲生产的两辆燃气汽车带入上海。当公共租界工商局为他办理牌照时,不知道汽车属于哪一类交通工具,只好暂列于马车项下,从轻征税,每月税银2元。这两辆汽车都是奥尔治摩别尔牌,其式样与马车相似,车轮为木
2、质轮辐,实心橡胶胎,方向盘转向采用转向节装置和梯形结构,照明和讯号用煤油和手揿喇叭。此后,每年都有少量汽车进口,但由于价格昂贵,加上中国经济落后,没有汽油,没有行车之路,所以发展极为缓慢,汽车只是少数有钱人的玩物。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制造一种便于保养和检修,而且成本低廉的汽车。它既可前行,也可倒退,能在泥泞的乡间道路上行驶,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实用性和大众化。1913年,国家经济委员会成立,着手建设公路,鼓励民办汽车运输,将公路建设列为政要之一。1917年中国第一条运输线路从张家口至乌兰巴托公路通车。到了
3、20年代沿海各大城市相继出现城市汽车交通和货运业务,汽车开始为人民大众所认可。汽车的需求量和进口量不断增加,到了193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8484辆,公路已达32000公里。 汽车以其独有的魅力,把现代文明带入落后闭塞的中国。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公路网的延伸,缩短着城市和乡村,沿海与内陆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此引发了一批有识之士萌发制造汽车,创造民族汽车工业的愿望。最早提出创办汽车工业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920年他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把创建汽车工业列为实业建国的
4、一项重大举措,并对造车、用车、公路、燃料的发展作了周密而全面的设想和描绘。 最早将造车愿望付诸实施的应推当时统辖东三北省的张学良将军。1929年张学良拨款80万元,责成辽宁迫击炮厂所属民生工厂试制汽车。民生工厂聘请美国人迈尔斯为总工程师,引进美国瑞雪牌汽车为样车,两年后试制成第一辆1.8t载货汽车,定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该车除汽油机、后桥、轮胎和电器元件进口外,大部分零件均为国内制造。1931年9月民生牌汽车送往上海展出,为国人所属目。展出期间“九、一八”事变发生,各界同胞纷纷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面
5、对展览馆这辆有家不能归的民生牌国产汽车,人们睹物思情,在车头上蒙上黑纱,以寄国土沦亡之哀思。“九、一八”事变后,辽宁迫击炮厂落入侵华日军之手,全部在制的民生牌汽车为日军所掠夺,这一历史性的造车创举毁于日军铁蹄之下,但是中国人自己造车的决心并未动摇。此后山西、湖南、上海等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又相继试制出多种汽车。1936年秋,以官方为主筹建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筹建处设在上海。由中国银行提供预筹资金600万元,与德国奔弛汽车公司合作,购买其全部图纸、设备、并聘请德国专家来华指导。计划头两年先从德国每月进口100辆份零部件
6、组装汽车,以后逐步扩大国产化,五年内过渡到全部自制。公司推曾养甫、宋子文、张静江、陈果夫、俞大维等19人为董事,张学良等人为监察。1937年2月动工兴建,先后在上海、香港、株洲等地建厂。中国汽车公司自1937年至1939年建厂期间共装配柴油汽车2000多辆。后终因日军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切断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渠道,迫使工厂停建直至倒闭。1936年9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奉命与航空委员会筹备飞机制造厂,生产飞机和汽车,名为中央机器厂。1938年4月在昆明建厂,并买下行将破产的美国斯图尔特汽车厂的全部设备,制
7、造中型货车。1940年5月,位于昆明的中央机器厂厂房建筑已临近竣工,等待安装机器。不料日军侵入北越,迫使越法当局关闭滇越铁路,封锁中越边境。中央机器厂通过美商转运的大部分进口设备无法入境,并落入日寇之手。抢运出的设备因滇缅公路运输紧张,加之有些设备无法通过限重10t的铁索吊桥,未能运达昆明。只好在龙陵县建简易厂房安装,称龙陵分厂。到1941年初,建厂工作基本完成,并装成资源牌货车两辆。1942年5月龙陵沦陷,工厂又落在日军手中。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生产汽车是天津汽车制配厂小批量试制飞鹰牌三轮汽车。该厂隶属于交
8、通部公路总局,是一家装备和技术力量较强的工厂。厂长李宗海、设计室主任黄植于1946年2月开始研制汽车,同年6月底完成试制并装出第一辆三轮汽车,定名为飞鹰牌。经初步路试、改进,当年10月又制出10辆。国内各大报刊和美国《华侨日报》相继发表消息,为中国汽车工业出现一线曙光而欢呼。天津汽车制配厂决心要大批量生产。为求得当局支持,厂领导先后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监察院长于右任、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