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

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

ID:35895873

大小:5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2

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2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3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4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第52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十二讲物质性质实验——基础篇2017新题赏析题一: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热B.铝箔也能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题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题三: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

2、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题四: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9题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

3、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题二: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题三:在许多植物的花、茎、叶里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都会显不同颜色,可作为酸碱指示剂。取下列四种加酒精溶液研磨后所得的花汁,分

4、别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在酒精溶液中颜色在稀酸溶液中颜色在稀碱溶液中颜色玫瑰花汁粉红粉红绿9万寿菊花汁黄黄黄大红花汁粉红橙绿牵牛花汁红紫蓝(1)不能用来作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________。(2)将食盐水、肥皂水、蒸馏水、汽水、氨水、石灰水6种液体各3滴分别滴入井穴板的6个凹穴(已编号)中,再分别各加入1滴大红花汁(所有试剂的用量共约0.8mL)。观察到:A中液体最终变为橙色,则A滴入的是6种液体中的________,B、C、D中液体变为绿色,则E中滴入的可能是________。(3)将NH4Cl溶液和CuSO4溶液分别滴入井穴板的两个空穴中,再分别滴入牵牛

5、花汁后均变为紫色,由此说明这两种盐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4)用微型实验仪器(如白色点滴板或井穴板)做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题一: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实验:向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1)提出问题:是什么微粒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呢?(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OH-。(3)猜想:是大量的OH-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说明Na+(或钠离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5)结论:原假设成立。(6)反思:KOH、Ca(OH)2的水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是因为________。题二: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A.利用A装置干燥CO2B.利用B装置收集O2C.利用C装置验证CO2性质D.利用装置D监控气体流速题一: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题二:关注变化过程(下

7、图所示)。A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实验A是探究磷的燃烧条件,它是通过控制是否与氧接触和控制________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B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它们都采用了________的实验手段。9题一: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甲乙丙(1)指出甲实验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乙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