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ID:35829766

大小:48.8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4-21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_第1页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_第2页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_第3页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_第4页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内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

2、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

3、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

4、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荀子》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专业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不讲礼,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君子尊崇别人的德行,赞扬别人的优点,并不

5、是出于献媚;依照正义的标准,直接举出别人的过失,也不是诽谤别人。)《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部最早的德育专著。“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学校德育比较完整的体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二)西方古代的德育思想德谟克里特:德育的意义-教育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德育内容-三种德性:很好的思想,很好的说话,很好的行动德育方法-用鼓励和说服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普罗太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反对神意决

6、定道德和法律,认为人通过学习教育,具有知识和道德。苏格拉底: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提出美德即知识,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知识和美德都是人先天就有的,教育就是把人的知识和美德引出来。柏拉图:有理性的生活也就是有德性的生活,是最高的善。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德性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德之人。理想的国家理性占据统治地位,而统治阶级的美德是智慧,武士阶级的美德是勇敢,劳动者阶级的美德是节制,教育就是使各个阶级的人成为有德之人,从而达到各守本位,各尽其职。亚里士多德:理

7、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二、近代德育学说夸美纽斯:提出所有的人都可以受教育,而且,“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应该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人。他在《大教学论》中有“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学校纪律”等专门论述学校德育的章节。洛克:主张以个人力量和现世生活为出发点的道德代替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重视锻炼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符合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善于处理现世事务的人才。卢梭:强调对

8、儿童的热爱和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强调以培养祖国公民和爱国主义者为教育目的,注重发展儿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等。康德:《教育论》在对教育的界定、体育、训导、心理的训育、道德的陶冶和实际教育等六个部分都直接或间接论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